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九章 万里西域(1/2)

作者:石怀玉
胡笛悠悠,似乎在吹着千古的哀伤。没有了胡弦的搭配,就那么孤孤单单的,便是个人都觉得有些无聊,甚至丧失亲人的人们,还会听着胡音,哭泣不止。

驼队里止有几个男女,经过赵烈的时候,那女子明显盯着他,卖力地吹着胡笛,似乎是在卖弄。

赵烈忽然想起什么,便冲下高坡,对那几个外来人吆喝了几声。

那胡人的嘴很厉害,吹了一个不知名,但是极为响亮花哨的口哨,驼队便停下了脚步,几乎所有驼铃,在那一瞬间,沉默住了。

赵烈靠近那个主事的人,问道:“几位这是来自何方,要去往何处?”

说着,还将自己马背上鼓鼓囊囊的水囊递给那人。那人摇摇头,似乎听不懂赵烈说的什么,只是比划着,意思是如果没什么事,他们该赶路了。

赵烈叫语言不通,便伸手一个请,让出一条道路,自己则拽着马,来回登踏好一阵。那女子独自坐在骆驼后,浑身缠裹的很严实,周身的灰布让人想起了黑衣大食,但是那深蓝色的眼睛和那未遮住的眼眉凑在一起,显得非常漂亮。

赵烈等人不约而同地盯着这个方才卖力吹胡笛的女子,她虽然已经放下笛子,遮住了面庞,可是那风韵与侧身坐着骆驼的姿势,根本无法被遮挡。

她的眼神从下到上打量众人,似乎在期盼着什么风流的美事。

那主事的胡人回过头来,见众人都盯着女子,并未反感,反而是再次停下驼队,招呼几人。

赵烈等人再次追上去,那人扯下面巾,露出自己的棕黑色的大胡子,用蹩脚的汉话问道:“她,你们,买?”

赵烈瞬间就听懂了,他们说的可能是西北敦煌一带的话,但是可能是当时的官话一直在普及,所以他们说的也很类似于长安的官话。

但是怎么买,这女子纵然妖娆可人,焉能带在身边?若是遇见一个便买一个,等到了西域,还不成了拉家带口的部族,还谈什么谋生?

赵烈摇摇头,再次伸手做请,而后挥舞马鞭,也不管那女子幽怨的眼神如何犀利,赶着马,离开了驼队。

……

入了河西走廊,便如同一条长长的隧道。中间不少人家,甚至还有类似于雇佣兵一般的马队。那些汉子虽然衣衫褴褛,皮甲也不完整,但是胳膊上的腱子肉露出来,很有威慑力。

商队来往穿梭的很少,恐怕并非一天时间,就会如此。这条路上步履维艰的人们,一旦遇上好年头儿,便盆满钵满。若是遇到战争,就有可能颗粒无收。千年下来,恐怕埋在沙子里的人,不下十万,也都算是少数吧。

正午时分,赵烈几人进了一家类似于驿站的酒家,那里并没有多少人来往,偶尔有带剑的游侠在那吃酒,一声不吭。

几人坐在那里,只听得有人出来迎接,上来便问道:“几位想吃些什么?”

赵烈说道:“粟米汤水,一概不拒,只要有酒就好说。若是有炒菜,自然更好。”

那人哈哈一笑,说道:“侠士真会享受,这等凄凉地,哪有那多吃食。这个年月,我们主家都说了,若是不加钱,那酒水都不能说有!”

赵烈哦了一声,说道:“你便加钱也好,炒几个菜,我一会问你点事情。”

那人躬身,转身便向后厨吆喝着什么,那身形带着风,似乎很兴奋这突如其来的买卖。

张圣两人都没怎么注意过西域这边的事,他们想着在玉壁,亦或是打南方的湘州、郢州,他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唯独这一块,他们丝毫不知。

赵烈说道:“西方突厥忽然涌进来,恐怕颇有影响。在我看来,这条路的艰辛,恐怕不止突厥的威胁。”

瞿二说道:“主家莫要担心,有我在,定护周全!”

张圣说道:“这条路上能做什么,如此萧条的一条路,现在突厥国兵强马壮的,能有什么商队来往还不用看他们脸色的?”

赵烈微笑不语,只等着炒菜上来。那侍者先上了几两浊酒,然后又上了点野菜小吃。上过了便去一边儿忙活。直到那炒菜的香味儿飘香四溢,那侍者才去取了菜,随侍左右。

赵烈见整个屋子也就他们这一桌,方才问道:“小哥儿问你点事情,这西北的去处为何人这般稀少。放在以前,不是人嘶马鸣的?”

侍者高瘦高瘦的,站在那似乎会被过堂风吹走,他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和圆滑的人生,认真聆听着赵烈的问题。

见赵烈问完了,他说道:“駭,郎君不知道?那北方的匈奴人,又打回来了!现在西进的道路上都是匈奴人的车马营寨。那不活生生地依着劫掠为生的吗?

那时候商队多,各个部落甚至马匪绿林,都吃得饱。现在官道一被堵塞,除了贾氏商队,还有谁敢打这儿走?不在这儿走的商队,那能有吃的喝的?就连马匪都没什么吃的了,那些外来的商队都遭了灾。听说西边儿的人越来越少,说是那边染了大病,也不知是真是假。”

赵烈忽然掏出几十个铜钱,拍在他瘦弱的手掌上,问道:“多少马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