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二章 初出茅庐(1/2)

作者:石怀玉
这条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似狭窄的走廊,实际上漫无边际。

这时的张掖,竟然还有遍地的青草,和如同著名月牙泉一般的泉水在城池四周静静地躺着。人们都生活在城镇里,爱好干净。

曾经有很多次机会,那些病毒会跨越这几座高山,来到中原大地,却因为华夏人爱好干净清洁,而彻底断了疾病的传播路径,亦或是那已然死在漫天黄沙的尸骨,彻底成了沙漠的陪衬。

过了敦煌,西出了玉门关,便能看到那真正雄怀的一望无际。那辽阔甚至与草原截然相反,空旷,便是主旋律。

玉门的守将上下打量三人,这么精良的铠甲,便是中央的官员来了也未必穿的这么威武。见了文牒,查了身份,方才放人出塞,来到了真正无人管辖的地带。

“我觉得应该在出来之前,好好学学外族语言。”赵烈觉得自己纵然雇了向导,却仍然不放心。

向导说自己是扎胡人,但是自己祖先究竟是高车人,还是氐人,已经追溯不上去了。他祖爷爷那一代人的事情,已经跟着王猛的前秦帝国彻底烟消云散了。

鹰钩鼻子,深邃的目光,歪带的毡帽子,眼睛里写满了不信汉人这几个字。想让人信任,并非一言一语就能让人信任。正如当年蜀地萧纪,战车前边儿绑着金饼银饼一个不发,便是好话万遍,没有实物便不能让人怀德。

赵烈很豪爽,只要说话带路属实,银饼子说给就给!接过钱的那一刻,全村的人都说他是好运气,是阿荷拉的眷顾。

西北的生活缺水,偶尔有能见到绿洲的地方,不是一个部落家族的鼎盛,便是马匪的聚集地。

西去的道路上偶尔能看到突厥人来来回回,他们十几人一队,纵马奔跑在沙丘上,偶尔会如同胡狼一样,跟着赵烈三人,不过几里以后,便会折反。

赵烈并不慌张,三人在城里买的骆驼和马,还在东家存着。赵烈给老板吃了定心丸,只要赵烈的脑袋埋了黄沙,那几头骆驼和马,就还是东家的。

张圣有心,有时候会问向导很多问题,便是那迁徙定居的规律,都要问个详细。

比如西域的城市和那些马匪并非完全依靠绿洲存活。他们明晰河流暗道的经过位置,他们会在暗河的上边儿生存。

突厥人公然进出魏国的边境,而魏国的人只能在玉门关里干看着,偶尔有部队游曳往来,巡查马匪强盗,也不怎么管那些突厥骑兵。只要他们不闹事,便不会刻意驱逐他们。

赵烈几人几天时间,便将玉门关周围几百里走了个遍。除了那不该人去的地方,几乎都知道了个大概。

玉门关外,雇佣兵制度,也会盛行。一般如同中原后世的镖师,他们会护送商队到特定的地方,遇到不好的年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赵烈忽然觉得这种职业其实不错,不过想要在这个时期干这么个活儿,得需要点勇气。

……

玉门关是西北唯一一处功能性都市,在这等岁月,依然人声鼎沸。土城筑造起来的,并非艰苦,而是肥厚的差事。

作为玉门的守将,腰缠万贯不说,还得是世家的子弟。对于这一带的掌握,必须要有人为他探路,方才能高枕无忧。而世家大族往来西域交易的珠宝首饰,金银漆器便价值连城。

当中原王朝的二流世家还在往地底下藏金银的时候,幽州贾氏已经开始用金器当虎子了。

西方人口虽然疯狂涌动,可这条千古不变的路上,相信贾氏最终会将他们带回来,那些人,都需要贸易。

“接下来咱们干啥去,不说是谋生吗?这两天干花钱,都没个进账。”瞿二浑身难受,这种日子虽然锦衣玉食,不愁吃喝。但是这日子过的全身好像生了一堆跳蚤一般,还不如以前打家劫舍来的痛快,那时候毕竟按劳分配。

赵烈喝了口西域酿制的葡萄酒,比后世口味好多了,感情这时候的人更有品味一些。

“莫要心急,明日我们要前往漠北,除了向导,到时候还得找些帮手,咱们得参与参与草原上的搏杀。”赵烈的狼眼显露无遗,他的眼眸里尽是杀意。

张圣却并不同意:“咱们并不适应这里,早晨晚上这么冷,大中午的又热的走不动路。这怎么打仗?若是受了伤,莫说这千里无人家,便是这一望无际的沙海,就够人绝望的了。”

瞿二却拍着胸脯子上了脑袋:“没事儿,有我在,保证给你俩送出大漠!”

赵烈说你他娘快省省吧,莫说三人儿少一个都跑不出大漠,便是没了骆驼你扛着我俩跑啊?熟悉地形是一方面,结交和破坏便是另一方面。我想着护送商队,一方面也能带动贸易,维持商道。也正好用那些马匪的脑袋,垫垫咱们的肚子。

张圣说道:“便是遇到贾氏又如何,咱们也不能求人家办事。何况那些匪徒猖獗,那些护卫都对付不起,你我焉能应对?”

赵烈立刻反驳道:“哎,兄长莫要如此肯定。这西域塞外,无人之地。纵然兵祸连天,抢了他世家的田地也不敢断了各国的财路。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