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七章 声东击西(1/2)

作者:石怀玉
此地不算沙漠,沙地柔软,而这等地貌会让骑兵的冲击力更显凶猛。一群骑兵来去如风,让本就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式变得更是快节奏。赵烈不能再亲自领兵冲锋,真正的大将,是要站在高处发号施令的。

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何古代几乎没有发生过几次斗将的战役。作为一个指挥成千上万人的军队时,并非那些痞子混混的意淫,一味冲锋毫无顾忌。哪一个环节,都需要高瞻远瞩之人来调配,如同治国需要皇帝,并非一群人聚在一起愣头青一般商议,就能出结果。最终还是要一个人决定,这样才是关键。如同后世的利益纠葛,反而会出现莫大的问题。

赵烈将北方的马匪引进高昌以后,便留了约莫三百军队在前面,而自己则率领五百人调转马头,猛攻吐谷浑马匪。

而吐谷浑的马匪以为自己人多势众,约莫二千人的队伍如何会居然一支只有不足千人,还各势林立、伛偻提携的商队?便在西边儿赵烈的先头部队与高昌马匪接触的那一刻,分裂了自己的马队,对准北方而来的马匪们,展开强势的对撼。

那些柔然人自然不愿意商队被前后吃住,便也分兵两路,一路强攻商队,一路则与吐谷浑人对撼。

瞿二勇不可挡,他这等力气,莫说这小小的西域,便是东西两个帝国的千万人中,也难出这么一个。他的力气之大,几乎是一个骨朵儿便是一条人命。加之他那策马奔腾日见熟识的能力,更是如虎添翼。

本来柔然人没怎么重视商队的战斗力,只分出三百多人进攻,却硬生生被瞿二打了出去,并且不断向后退却。

一时之间战场上除了瞿二这勇不可挡的惊艳以外,其余地方都是马匹与人的耐力焦灼。五方混战之下,几乎没人来得及思考,只有一个站在高处的赵烈,遥遥望着几方的阵线,若有所思。

……

商队里那些来回奔跑的男女,望着层叠的人群与轰隆作响的马蹄,一动不敢动。他们经历过的,似乎都是这样的时光。那些方才嬉戏玩耍的孩童们,如今都蜷缩在母亲的怀抱里,再没有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

阳光穿越金色的穹顶,却根本穿越不过大山。那扬起的尘土纵然没有多少,久而久之,也让人闻到了一丝夹带着血腥的气息。母亲的手在颤抖,她们有的坚强,有的脆弱,但是唯有的却是遮住孩子眼睛的那只手,坚定不移。

天色尚早,却并非她们所希望看到的,她们曾开心地以为这几乎两千人的大队伍,怎么也不会被袭击。甚至那遥望的家乡,似乎都在眼前飘荡,那特殊的香味儿,甚至那羔羊的味道,都在她们的脑海里映照出自己的眼睛。

商贾们非常地焦急,却一点也用不上力气,他们的兵权都交给了那个现在高地的少年。他们都听说过他的大名,见了他的紫金槊,更是敬仰万分。只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是个青葱的少年。

信任谈不上,不过人家有这等铠甲武器,甚至这等身手和智慧,家族势力必然不会差。他们相信的、倚仗的,实际上都是心底已经拷问无数次的权力。

为何二代们很好出名,不仅在于他们的家族地位与财力,更在于他们得到信息的方式与渠道都非常的辽阔。只要他想,就能最快速度的得到。

人们仰望的,便是这等地位与人脉。所以上了年纪却活不明白的人,都在潜意识里,对有地位的人很忌惮,也很憧憬。故而赵烈的存在,就仿佛他有不止一个父祖,在背后默默关注着他,如同那北斗七星,永远存在在那里,恒久不动。

而现实却是赵烈的祖父和大爷被东魏的人砍了脑袋,而他的爷则被獠人推下了栈道。若是星星,恐怕都是最黯淡的那么几颗。

……

赵烈时刻观察着几方的动向,心中不断计较着得失与自己的谋划,他开始不断打令旗,催促瞿二后退。瞿二似乎杀红了眼,一步不退。若不是赵烈特意安排亲兵阻止,恐怕瞿二已经带兵冲进北方第二队马匪的中心,大开杀戒了。

张圣不清楚赵烈究竟什么想法,在他的眼中,根本就不可能逃脱的了的。以他的智慧,他只能做到这第一步,接下来,便彻底懵了,只能等待赵烈的命令。

在赵烈看来,稳定目前的局势其实非常的好,消耗敌方的体力与战斗力,将整个战场变成绞肉机,而自己则还有百人轻骑兵的弓箭这一后手。不过不敢肯定这些人身后便没有了后备,不过最终的目的,还是逃出去,得用一个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不然众人转醒过来,都先把商队按在地上重锤一顿,再相互撕咬,那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张圣等人由于看不懂赵烈的意图,因此经过刚才一轮猛冲,便渐渐减弱了攻势。赵烈却发现了这一点,拼命给他们打令旗,让他们加快攻击的步伐,与吐谷浑人拼命。

而西边的战斗似乎打的非常凶猛,也自然非常的快。高昌人是来夹攻商队的,压根儿没想到北方突生异变,竟然出现两只饿狼。

一阵攻伐下来,竟然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主帅都犹豫着想要逃跑。赵烈不想让西方彻底溃败,便打着令旗,命令前锋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