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章 名远西域(1/2)

作者:石怀玉
“俘虏总降者,五百七十二人!不降者,三十七人!

共:六百又九人!”张圣就站在一旁,亲自计数。而那形象类似刀笔吏的小厮,实际上却是官员。只不过他是因贪污受贿而被人告了以后,撸下来的。一气之下原走西域,可是这一路九曲十八弯竟然转回来了。

想着靠自己这点账本儿生意去西域赚几个钱的,却半路让马匪请去做了先生。这一来二去,又被赵烈从俘虏队伍里拽出来,做了典册官。

贪,人之欲也。赵烈并不在乎这种小毛病,相反,这种人敢于露出自己的小毛病,实际上就是已经将自己的人生交给他人之手了。

推己及人,如果每个人都深藏不露,那才是最可怕的。每个人如果都为了自己的欲望隐忍到最后,那这天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赵烈不敢想象。

但是人有优劣良莠,则就有应对的办法。用对了,便是千古明君。用错了,便是那后世所诟病的唐明皇。

“俘虏伤者三百四十一人,重伤三十五人!马匹完好者九百一十五匹,伤者百三十匹,死者二十一匹。”

赵烈像是听书一般,那些伤兵与战马隔离开,从人群的两边儿登记造册。战马不能用的,腿已经不能接上的,便都砍了炖肉,这群马匪得养着,起码是卖还是收买都要走到地方。如果赵烈今日将这群马匪放在这片荒漠里活活饿死,那今后便无人再投赵烈麾下。

典册之人似乎老教授一般,摇头晃脑的,一边念叨还一边廖眼皮往前边儿瞧。赵烈忽然想起西域这边儿已经有人做出了眼镜,到时候给他带上,让大家伙儿也乐呵乐呵。

那些突厥人乘兴而来,却并不想败兴而归。他们一直赖着不走,似乎赵烈这边儿杀马,也有他们的份儿一样。

那些商贾自然看出端倪,不过他们并非赵烈,不敢如此放肆,将其军队晾在一边儿。便都纷纷出钱凑数,给突厥的大俟斤算是犒赏三军。不过他们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来,商贾讲求利益,无利不起早的人把自己家产都犒了军,天底下从没见过如此弱智的商贾。

唯独赵烈一人坐在远处,欣赏着自己的枕头。

大俟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心说脸大的人就是他娘的皮厚,这二千人都这么个地步了,还在那装傻充愣,小子人不大心倒她妈不小。

张圣冷着脸点兵,将那些奴隶都用排绳法捆起来,而后挨个点人数,伤兵可以坐马车,但是不能不捆。有的人便是被捆扎在木板上,一声一声地哀嚎着。

“携带粮秣,一马七斤,共六千二百斤!人带干肉二斤,共一千二百斤!马下无甲,马上无衣!”

赵烈拽出来个箱子,里边儿葡萄掺杂着冰块儿,都用木棉被子厚厚地裹着。如同后世那些推着自行车卖冰棍儿的人一样,将冰块裹在被子里,便会恒温在零下的温度,能保持葡萄长久的新鲜。

瞿二手握钢刀刀柄,站在一旁虎目圆瞪,寸步不离。大俟斤也没敢多说什么,但是也不愿意就此放弃。索性等着赵烈,看他能耗到何时。

赵烈清楚突厥想要什么,这条商道便是他们想要的所在。对于高昌、龟兹、疏勒这些小国。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争夺,安抚,自然也需要摆平一些势力,才能让其归附。

赵烈这一仗打的雷厉风行,四部兵马六千人,被他骗了四千多人,剩下一千余人默默北逃。实际上,是给西魏一个扬名立万的大馅饼,不仅大,还是白白得来的。

这种事情,白白便宜魏国不说,自己还费力动兵最后不讨好,还一点儿好处没得到。今日若是不能有所说法,就只能硬着头皮护送商队,一直到阿尔泰山再说了。

赵烈乐不得不说话,他白得一支护送的骑兵群,两千人的精锐部队,却不用费一点钱财。这才是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马匪男子共五百八十四人,女子共二十五人!”典册官声嘶力竭,不过依旧摇头晃脑。手上的笔跟着晃晃悠悠的。

“恩?!女匪?有嘚!!”赵烈忽然来了兴致,他忽然想看看纵横沙漠的汉子群中,是如何有一群女匪跟着的,莫不是……

女子能混迹在男子堆中,可并不像北朝的木兰诗一样,因为有着严密的制度,才保持着自身的秘密。她们的野性,怎么也不比爷们儿差。

几个女子挺胸抬头,根本不用正眼瞧赵烈,大有一副要杀要剐随你便的态度,但是却不说话,不往枪口上撞。

取下面纱来,赵烈一过眼,算了,这等女子,也就是给几口水,送上几口粮,让她们哪来的哪回去就好的。

商道上似乎有几个有名的绿洲,听说那里有人站上去,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地震一样,而在周围几里以内的人们却感受不到。

那几个女子说她们就出生在那里,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她们一定还是认准匪徒的道路,那今后一定还是匪徒。

……

突厥骑兵与商队借道高昌,便是敲山震虎的想法。高昌国国力微弱,纵然有成国之本在西域各国的图谋,却并非突厥的对手,纷纷出来犒军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