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二十年来觅刀剑(1/3)

作者:公哲
赵雍的妻子燕后不愿意穿胡服,赵雍说,你不穿我就生气了,燕后只好穿胡服。

赵雍让周绍当太子老师,表示我信任你,赐给了他胡服。

赵雍还把边塞的原阳郡由耕种制改为了游牧制,鼓励居民养羊马。

大臣牛赞忍不住说,咱们中原正是因为有了户籍才有了国家,可以征税、征劳役、征兵役,能够不断的修筑城池、修筑道路,若是人口流动起来,或许能为征战提供许多战马和骑兵,但失去的更多。

赵雍解释说,你只知户籍的方便,不知道骑射的厉害。咱们战车甲兵打不过人家,仁义道德这些东西也不能让人家服我们。我们目前犹如农夫,辛苦耕种吃糠咽菜,却要给戎狄人上供,让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论秤分金银,这日子有啥奔头。反不如快刀骏马去抢他们,那样快意的多。

想法总是好的,现实总是骨感的。因为改革,是大家尝试着去做事,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一点点的去做,然后根据结果来判断是否可行。

如去年宣布,招收最后一届国防生。所谓国防生,是高考后招收一批附和条件的考生,给予分数上的优惠,让他们上大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毕业后成为中尉军官进入军营,提升军队的文化素养。

我认识的国防生,大学每月就发工资,毕业三年后上尉军衔工资每月8000多,平常不怎么花,三年攒钱二十万,比我直接工作的要多的多。

我于是很羡慕他,工作好工资待遇也不错。

他说,军队太无聊,政委来了要我们背老三篇,一天天开会写总结报告,比之如坐牢。

至于提升军队文化水平,他说,国防生打乱分开到基层,大学学到的没有用武之地,训练之余就是天天让写稿,写先进事迹,故事真假你就自己想吧。据闻有个清华的国防生,回来之后给领导写稿,烦了,闹着割腕自杀,最后终于脱离苦海。

有得必有失,国防生的政策不能说一无是处,用意不可谓不好,但收效不明显,于是取笑,也是常理。

整个国家要移风易俗,必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弊端重生,要一点点的改进改良,才能使行政趋于完善。

赵雍改革军制,觉得可以出山了,跟韩、魏夹击秦国,被秦国教训一顿,又被齐国教训一顿,还被秦国攻占了中都和西阳,锐气大失。

赵雍于是更加低调,军队刚刚胡服,配合还不好,还要多训练。碰巧燕国有乱子,齐国大败燕国。

赵燕是邻国,邦交不错,赵国数次对燕国出兵相助,可是如今赵雍不想这么做,还灵机一动,派人去中山国,表示你出兵打燕国吧,我绝不干涉。

中山国以前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心慕汉化,建立城邦,使用青铜器,自从复国之后国力日上,正欲占点便宜,听闻之后心花怒放,攻打燕国,占了很大便宜。

赵雍此举无非是祸水北引,所图的无非是赵国能安稳几年。坦白说,如今中原各国纷纷称王,唯独赵国取消了王号,大家都不把赵雍当一号人物了。越是低调,越是安全。

靠着种种手段,赵雍为赵国迎来了十年的黄金发展。稳定压倒一切,稳定的内外环境才能够积蓄力量。管仲安与国内十年才向外发展,商鞅是,文种也是。

十年之后的赵雍已经35岁了,城府越来越深,脸皮越来越厚,他的军队也越来越强大。

其实战争之前,大家对军队的战斗力都是没有底的,往往号称如何如何,其实也只是号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不行只有打过才能知道。

希特勒德国时期,陆军极其重视机械化发展,直觉告诉他们这种战法将颠覆一战的战壕理论,可是苦于无实验场地,直到西班牙内战,德军派遣军官团去西班牙,按照机械化的作战方式指挥作战,然后心中有数,故而与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对垒,一个月就推到了巴黎。

中日战争的时候,各国都派遣军官来观摩战争,也出售部分军械飞机给中国,通过中日飞机战的战损来得知那种飞机更加优良,飞机如何改进。

仅仅训练总是不够的,赵雍虽然不与大国开战,但是军队不时的与娄烦、林胡等打,改良战法,心中自然对战斗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信心也越来越足。

终于,在护送秦惠王回国之后的第二年,赵雍对中山正式用兵,赵军一直攻到中山国的国都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相当于清朝攻下了明朝的山海关,形势顿时大改。

而且此时秦国公子壮自立为王,秦国内斗。赵雍趁机西渡黄河,攻占了林胡与秦国交境的河套区域(陕北和内蒙古边境),赵军可以越过函谷关攻打咸阳。

此后赵军高歌猛进,原本中山与林胡、娄烦接壤,结果三方土地不断被蚕食,最后中山国国土完全被赵国包围。林胡、娄烦和中山合纵攻打赵国代郡,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可是被赵军击败。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战争的结果也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格局。

此役过后,赵军攻下了大片领土,设置了雁门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