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盛极必衰(1/4)

作者:公哲
其实这个章目有些取巧,如同股票一样,你怎么知道它是否到了最高点,又怎么知道短暂的下跌是不是为爬上更高的点做准备。

德国谚语:上帝让谁灭亡,就先让他膨胀。

宋国可谓是人杰地灵,墨家墨子,道家庄子,名家惠施都是宋国人,孔子虽生在鲁国,可是心中依旧把自己当宋国人,他死前对子贡说,我本是商人啊。

微子启自公元前1114年承继商朝建立宋国,位号公爵,至今已经八百多年了。

宋国的位置大致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周边是陈、蔡、曹、卫、郑、鲁等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陈国蔡国被楚国兼并了,郑国被韩国吞并,曹国在公元前487年被宋景公所吞并,于是宋国变成了和齐鲁、楚、韩、魏等大国接壤。

跟大国接壤,还想着占人家的地是没指望了,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就烧高香了。

宋国春秋就是小国,吞并了曹国还是小国,毕竟韩国吞并了郑国依旧是小国,因为别人都比你大得多。既然是小国,那就发展小国的特色吧,那就是做生意。

其实蛮有意思的,天下大国多是位于边陲,秦国晋国防备戎夷,齐国抗衡东北的狄人,而楚国本就是南蛮,识时务归顺的早而已。大国在外面每天跟不讲理的人打交道,自己也有些霸道,如同明朝进士出身的武将,领兵打仗杀人如每日三餐,言官一般不敢惹,因为这帮人不仅饱读诗书,关键时候还豁得出去,手下一帮亡命徒,十分不好惹。

中原地区都是姬姓的近亲,每日里歌舞升平,周天子还管事,大家也都还讲理,打不过找老大哭诉,周天子把他们叫过来当庭辩论,然后打屁股的打屁股,拉一把的拉一把,最后摆一桌和头酒,说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事就算完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两伙学生互相拉帮结派的要打架,在天桥地下聚集了数百人,这时候过来一个威望很高的头目,认识双方领导人,简单说几句,然后就不打了,大家一起到和平饭店,长长的桌子上坐满人,头目说几句助兴的话,喝喝酒就算过去了,不打不相识。

姜文在旁白里说,该头目后来被几个想取代他位置的人给捅死了。

这年头做老大不容易,周天子威风这么久,有实力的小弟早就眼馋了。晋文公的时候曾经有样学样,曾经调节过卫国的纠纷,过了把主持公道的瘾,以后历代晋国君主都甘当调停人,小弟们也服,因为还算有个老大,所以叫春秋。

韩赵魏又捅了晋国刀子,于是天天你来我往,帮派势力白天是官,晚上是马匪,发银子的发银子,抢银子的抢银子,贩卖人口的贩卖人口,当跑腿的当跑腿,坐着火车、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马匪劫了,于是大家说,这真是乱世,只能叫战国了。

有识之士于是说,没有马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可是马匪是谁呢?

城里的黄老爷,开着妓院贩卖烟土,五代经营,成为鹅城铁打的老爷,不用谁得罪他,想让谁死就让谁死,这是马匪。

城南两大家族,贩卖人口到美国,挣美国人的钱,这是马匪。

劫火车的张牧之,说正赶上军阀混战,我指的落草为寇,牧之被叫成了麻子,可是干的依旧是躲财杀人的勾当,唯一的梦想就是送干儿子去国外留学,还假冒县长骗钱,这也是马匪。

买官的马邦德,来的目的就是拉拢豪绅骗百姓交税,刮得就是穷鬼们的钱,做的是生意,跪着挣钱,也是马匪。

于是城外的假麻子冒名劫杀,干的多了,假麻子也成了真麻子。

到最后,真麻子杀了假麻子,带着一群穷鬼抢了黄家五代家业,穷鬼们也过一把马匪的瘾。

战国就是这样,大家都是马匪,秦国把一国人都变成了马匪,外出劫掠,小国看似委屈,自己也常干黑吃黑的勾当,也有很多人四处求官,骗豪绅刮百姓,只为了求财,是一个暗透了的时代。

暗透了,更能看见星光,于是百家相拥而起,想着要力挽狂澜,还世人一个公道。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

墨子说,兼爱非攻。

孟子说,仁者无敌。

老子说,礼仪是不管用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常理。

庄子追寻天道,逍遥于江湖。

韩非子说,唯有法能治世。

杨朱则说,天下之治,固非拔毛所能救也。

各派之间相互看不起,有消极也有主动,但大多不受重用,唯有法家深入人心,因为它能富国强兵。

乱世之中,能打仗才是王道啊。

宋襄公的时候,以为纣王暴虐,周文王施行仁义,所以天下归附,于是推行仁义,被楚国教训了一顿,郁郁而终。

宋国君主知道仁义不管用了,自己国土会不断地被蚕食,将来会亡国,但是却并不担心,因为无论谁得了天下,都要给先王们的后人一条出路,就算被灭也终究有复兴的一天,所以杞(qi)人忧天何益,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