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1/5)

作者:公哲
异语20

刘父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墨翟勤劳肯干,与人为善,调节村民的纠纷,匪患来了也能带着壮丁打跑他们,在村中威望很高;二儿子孟子喜欢读书却不喜欢种地,科举又是屡试不中只能当教书先生饥一顿饱一顿的养活自己,时不时的还要家中接济;三儿子杨朱则喜欢吃喝赌钱,不过能花也能挣,对自己的事务上心,对家中兄弟不怎么关心;四儿子庄生,不事产业,每日里无所事事。

刘父年事已高,便把儿子招过来要分家,对墨翟说,你能干,将来肯定能养活自己,就少分点家产吧。

墨翟说,父亲说的是,大丈夫靠自身就好,家产我不要了,给两个弟弟吧。

杨朱反对说,我不喜欢别人占我便宜,也不喜欢占别人便宜,家产我只要四分之一,其他的你们自己分吧。不过我劝大哥,该是自己的还要争,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我嫂子和侄子们考虑啊。

墨翟于是说,三弟说得对,可是我是兄长,理该礼让弟弟们。那这样,我只要我改得的一半,剩下的你们俩分吧。

杨朱说,我不要。

庄生说,哥哥给我,我也不推辞,不给我,我也不强要,一切顺其自然好了。

孟子说,既然三弟不要,四弟有这么说,那大哥的一半家产就给我吧,父母也交给我赡养就好了,我会把大哥那一半全用来奉养父亲,让老人家吃上肉,穿上丝绸,不再下地干活。

刘父叹气,我和你母亲都一把年纪了,还贪图什么吃的穿的,只要你们三个有出息就好了。好吃的、好穿的给孙子孙女就好,我嘛,趁着还能下地干活,就多做一点,能帮一点是一点。

孟子说,不行,孝顺父母是应当的,就算苦了儿女也不能苦了父母。

刘父说,小孟这话就不对了,当初我有了好吃的好穿的,都给你们而不是给我父母,因为父母吃苦受累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孩子。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后却不能好好养,那跟无后有什么区别呢?

杨朱点了点头,父亲说的是,好的东西应该先照顾自己,因为自己是顶梁柱,自己身体不好万事皆休,其次是儿女,因为自己会老,下一代要健康成长,再次才是父母。所谓力所能及,让父母吃上好吃的。

孟子反驳道,三弟这是什么话,当初你是婴儿的时候,母亲把你抱在怀里,三年才让你离开怀抱,好吃的好喝的都给你,如今长大了却不知道回报父母,那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庄生说,你因为我对你好,所以对我比你儿女好。那么你儿女长大了,说你当初对他们不好,也不愿意对你好,而对自己的子女好,这种循环又有何益。反不如都对儿女好。

刘父笑笑,是啊二郎,都对儿女好,他们还年轻,对父母好又有什么用呢,我们顶多多活几年,还要给你们填不少麻烦。一场病就累得你倾家荡产,所以有这份孝心就好,能顾得上就帮我们一把,顾不上我们也不怪你,我当年也是这么对我父母的。

孟子说,我不这样认为。我对父母孝顺,我儿女看在眼里,知道这是对的,也就会对我孝顺,这就是言传身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对父母好,也是为了将来儿女对我孝敬,我吃了一辈子苦,也能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不用再下地干活,所以父亲就不要拒绝了。

杨朱忽然心有所悟,不再反对。

刘父叹道,二郎啊,你哥哥很能干,能从土地中挣来钱,我是不担心的,你三弟他从不吃亏,也能治产业,我也不担心,最担心的是你和四郎。四郎长得好看为人又潇洒,喜欢他的大户人家着实不少,将来入赘到人家也不愁吃穿。唯独你,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没成亲,教书也只能养活你自己罢了,真打算抱着那几本破书守一辈子吗?将来别说侍奉我和你母亲了,你能养活自己一家我心愿就了了。

墨翟也说,二郎,父亲说得对。我的一半家产就给你好了,父亲我和三弟也会照顾好,只是还望你谋个出身,你既然能书能写,又能言善辩,且不如去富贵人家当当账房先生,或是去官老爷哪里当当文书师爷,你如果想的话,我可以替你找人问问。

孟子叹道,没办法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反而让父母为我担心,兄弟为我发愁,大丈夫却连自己也照顾不好,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

孟子于是变卖家产,一半留给父母,托哥哥和三弟保管,另一半带着外出,发誓要求取功名,以赡养父母。

十年后,孟子带着千乘车马还乡,威风百倍,拜见父母兄弟。

孟子得意的对刘父说,父亲昔日以为我不如大哥、三弟和四弟,如今再看看我,以为如何啊?

杨朱好奇的问,哥哥现在什么官?

孟子说,我不是官,只是皇帝尊敬我,向我咨询问题,并给我一万钟粟米来收徒弟、养父母、济朋友而已。

墨翟说,那很厉害啊,你有做什么利国利民的事吗?

孟子低下头说,皇帝只是认为我名气大,把我养起来表示自己尊重贤士罢了,言不听划不从,我原本想一走了之,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