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世家公子(1/4)

作者:公哲
齐国从齐威王开始爬坡,四十多年又重新到了一流强国的境地,国内也是人才众多。第一代将领田忌、孙膑成为了过去时,第二代将领也开始成长起来。

昔日跟随着田忌、孙膑出去历练的田盼、田婴成为第二代的佼佼者,尤其是田盼,军中骄子,魏惠王和齐威王在一起聊天比宝,魏惠王说我家里有什么什么玉之类的,齐威王哈哈一笑,我家中有田盼,那比珍珠宝玉珍贵多了。

而田婴是齐威王最喜爱的儿子,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所以田盼和田婴也有点冤家聚头的意味,闹得很不开心。

随着田忌跑到了楚国,齐国和楚国就有那么点不开心,楚国是大国,齐国则战胜了魏国,都有点较量较量的意思。

早在齐国和魏国争锋没有结束的时候,第二代将领田盼就给齐威王出主意,说我们不妨送给宋国粮食,宋国必定亲近齐国,这样魏国就不敢向宋国借道攻打我们。我们现在弱小,等将来强大了,就可以让宋国还我们粮食,还了就算了,不还我们以此为借口攻打宋国,可谓是一箭双雕。

听起来也是假途灭虢的把戏,战国都喜欢做这种没本钱的买卖。如此说来田盼也算是即能打仗也能玩阴的,绝对的人才。

可是田婴毕竟得宠,有道是疏不间亲,齐威王慢慢也冷落了田盼。

其实也是常理,比如备哥哥要立义子刘封为世子,问诸葛亮可行吗。孔明兄如此英才,自然不肯淌浑水,说此乃家事,你还是问关张吧。

关羽张飞是兄弟又是创业合伙人,身上有股份,自然有发言权。关羽就说,大哥你有阿斗,何必把基业给了外人,而且建议把刘封放到外面上庸,以防起乱子。

至此一锤定音,刘备照做,刘封心中暗恨,临了坑了关羽一把,孔明兄可谓是明哲保身。

可是还没完,等刘备要杀刘封的时候,孔明兄跳出来,反正都已经不是亲了,于是建议让刘封攻打孟达,输了被杀无话可说,这样省的留一个杀子的恶名,可谓是老谋深算。

公元前333年,齐国和楚国在江苏徐州作战,徐州属于宋国,估计是楚国吞光了周边的小国,拿宋国开刀,齐国插一脚。

宋国对齐国此举可谓是感恩戴德,自此随齐国鞍前马后。可是齐国派人的时候,田婴力主派申缚出兵,齐威王同意,而后被楚威王大败。

楚威王对田婴恨之入骨,觉得这人敌视楚国,于是携得胜之威,打算派人去齐国谈合约,要求齐王把田婴赶走,否则不算完。

田婴听了自然食不下咽,虽然老爹宠爱,但是也因此很多人看自己不顺眼,齐国都在说如果用了田盼绝不会打败仗,申缚无能,无能啊,可坑死我了。

张丑见田婴如此,哈哈一笑,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能让楚王回心转意。

田婴自然拜谢不已,起码也是条路,管用不管用再说。

张丑见了楚威王说,田盼和田婴那个厉害?

楚威王说,自然是田盼了。

张丑说,是啊,田盼很受百姓敬仰,军中又有威望,申缚既没人缘又没威望,所以领兵打仗必败无疑。如今为了一己之恨,非要赶走田婴,替代田婴的必是田盼,这对楚国似乎有点不利吧。

楚威王哈哈一笑,是啊,还是田婴好对付,自然收回成命。

如果是我,估计连申缚一并放走,此人估计以后都不会领兵了,但万一呢,还真说不准。

齐威王爱自己的小儿子,可是太子名分已定,又不想出乱子,就把吞并的薛国封给了田婴,让他在哪里筑城,算是有了依靠。

其实国君的儿子看似威风,其实不然,因为两三代之后关系疏远了,可谓是自生自灭,混的可怜的着实不少。

触龙曾经问赵太后,赵武灵王距今已经过了三代君王,赵武灵王的子孙称侯的,其继者有在者乎?

赵太后说,没有了。

触龙又问,不仅赵国,就是天下诸国,君王的儿子称侯的传三代之后,还有存在的吗?

赵太后说,我没听过有谁传了三代。

触龙说,难道君王的儿子就一定悲剧收场吗,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对国没有功劳,但是又有很多财富的缘故。

对齐威王而言,给田婴再多的金钱也有被儿孙败光的一天,不如给他封地,这样世世代代供奉不绝,也避免田婴绝后。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首先滕国就很震惊,因为薛城靠近自己。按照惯例,田婴有了薛地之后会向外扩张,那不用说,肯定是要打自己的注意,可是又没办法,只能以泪洗面。

救星来了,楚怀王也听说,大怒,说这家伙就是敌视我们大楚田婴,还敢把封地对着我们楚国,听说还要筑城,简直就是为跟我们打仗做准备的,于是想先下手为强。

此时楚国还在上升期,田婴又发愁了,怎么楚国老是跟自己作对。

关键时候,公孙闬(ha)挺身而出,这位仁兄昔日还帮邹忌坑过田忌,表示万事有我。

公孙闬见了楚怀王那是那套,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