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二十六章 只为成就最美好的你自己(5/5)(2/3)

作者:坐看南风吹
“算了吧,或许他说的对,我不过是只丑小鸭罢了,他怎么可能为了我放弃一群白天鹅呢。”

种子发芽了!!!

哭泣的丫丫不知道,远走的李彧同样不知道。

.......

转眼之间半月就过去了,或许是李彧狂妄,或许是他有的放矢,至少有一件事被他说对了,那些等待着他被打脸的人注定会失望,不管是同行,还是敌人,或者是单纯的黑粉们。

《合伙人》是一部有缺点的电影,但它无愧于一部好电影。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期待李彧被打脸,就是因为这种题材实在太难拍摄了,这种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搬上荧幕的事情是十分冒险。

如果单纯的当作一部记录片的话,无疑是很轻松的,但想要把它变成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难度实在太高了。

至少目前的国内来说,还没有人可以把某个人的传记拍摄成优秀的商业电影。

尤其是华夏这种本来对于情节进展缓慢的文艺片的接受度很低,相比于文艺片,记录片的市场更小,几近于无。

《画皮》9月19日上映,7天票房超过7000,第12天终于迈过了1亿的门槛,这得得益于今年的国庆档与29日开启。

要不然这个步伐还得稍慢一筹,业内对于《画皮》有望打破2亿票房的门槛稍稍降低,1.5亿-1.7亿是它的极限。

《保持通话》于9月25日上映,首日票房300,截至到10月2日,票房突破了1500,还是很有希望能够突破3000大关的。

国庆节是个很大的档期,尤其是前几年的李彧一直稳占在这里,并在这里收获了极大的票房佳绩,两年的时间也培养了部分观众在国庆佳节走进影院的习惯。

自然还有许多的电影愿意在这个时间段登陆大荧幕,他们不敢抱有成为黑马逆袭李彧等人的想法。

他们就是单纯的希望能够通过已经完全预热的大盘飞流一点流量,毕竟众口难调,即便是李彧等人的电影也肯定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爱好。

只要走进影院的人足够的多,那么这类小制作电影的未来就更加光明。

’宁为鸡尾,不为牛后‘这句话害了很多的人。

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不是地域,不是财富,不是审美,而是对世界的认知。

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跳舞的人疯了。

没读过几本书的人,却在口口声声教导年轻人读书没用。

从来没有成功的人却在非常认真、非常投入、非常真诚的教大家怎么成功。

有人认同,但肯定有人指责。

毕竟选择的对错,从来都是选择之后才会有的情感。

认可的人自然埋头跟随,不认可的自然拐道离开。

人生如此,电影亦如是,例如今年9月30号就有一部电影上映,《即日启程》,主演范为、刘华、王千元,女主角的名气更小,几近于无。

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只有五百万,讲述的就是范为饰演的老崔是个在国外打拼的海漂,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衣锦还乡的他勤恳的经营着一家中餐厅。

结果被国内的妻子要求回家离婚,急忙回国的他发现妻子与自己的发小勾搭成奸,并怀里对方的孩子。

匆忙结束婚姻关系的老崔想要赶回国外,因为他视为终生事业的餐厅要被合伙人出售了。

回归的路途中遇到了一个麻烦的女孩,并引起一系列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瑕疵的故事,但这也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就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兼主演都是一文不明。

所以他们只能被人遗忘,这一次的他们选择在在国庆档期里面求一线生计。

李彧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在宣发《合伙人》的同时,也顺道提过几次。

在逸阳的院线内,尽量多的给予这部电影以部分排片,但因为它市场小,必然无法大规模的上映。

李彧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他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之一,他投了两百万,另外一位是韩三坪,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刘姜,这部电影是老韩的‘青年导演计划’的第二部影片。

首日票房是二百万,有了一定的曝光之后,凭借着口碑慢慢发酵,让票房稳步上升,目前来说,票房成绩已经突破了1000,几乎与可以媲美《保持通话》的成绩。

这个成绩不算高,但针对这部电影的投资来说,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今年的国庆档不得不提的肯定是《合伙人》这部万众瞩目的电影,9月26日上映当天票房两千万,第四天破亿,正好与国庆档不期而遇。

票房进入大幅上升期,几乎打破了第二周的票房正常跌势,不可否认这里面有很大的因素是国庆档的观众们放假,有空闲的时间走进影院。

第二周的票房成绩是1.2亿,累积票房已经达到2.2亿,破三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唯一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