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亿美元的利润(2/3)

作者:坐看南风吹
果的各大院线,有了华纳兄弟的协调,上映规模高达3800家影院。

上一周的《007:大战量子危机》火爆登场,首周票房斩获了8000美元,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周北美影市会消停一点的时刻,但让所有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

谁都没想到如今的女孩的力量已经强大到所向披靡的地步,她们不但叽叽喳喳的就把《暮光之城》捧上了当周冠军宝座,而且贡献出来的票房,更是超出所有预期的7500。

有可爱温情的小狗的《闪电狗》,有性感动作大叔的《007:量子危机》都不是冷峻吸血鬼帅哥的对手。

这都是那群小女孩的功劳,《暮光之城》的观众75%是女性,55%小于25岁,周五的零点首映收入就高达700,而《007》才260,周五当日的票房3700,4000的成本几乎全部收回。

这个单位都是美元。

北美对于这部电影的票房估计是两亿美元,按照北美的票房分成,顶峰的收益应该再1.2亿美元左右。

即便要分出不菲的金额付给原作者与演职人员的奖励,依旧可以剩下八千万之多。

更何况还会dvd版权,周边产品等收入,这部分收入需要的时间长一点,但收益并不会低于票房收益多少。

即便扣除了四千万的制片费用,一部《暮光之城》就让顶峰斩获了亿级美元的收益。

当小女生们怀着对续集的无限期待激动的走出影院之时,影评人也甩出了臭鸡蛋——票房不在意料之中,这却在。

“有一定的娱乐性。”

“目标观众绝对喜欢....”

“虽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也还没烂到让人憎恨的地步。”

“荒谬,看得直打瞌睡”。

“真心没有趣,忘得也很快”。

“完全没把主角的潜力发挥出来”。

“吸血鬼不吸血,电影也缺少血肉”。

“让人毫无印象的吸血鬼影片,缺乏感情上的洞察力”等评价才是主流。

烂番茄44%的新鲜度,媒体总分54,yahoo !得分c+的成绩预示着下周爆跌的可能。

但是无论如何,顶峰娱乐都赚疯了,《暮光之城》成就了原本籍籍无名的顶峰,拥有《暮光》改编版权的它算是站在美果影视制作圈的第二梯队。

在电影上映的第三天,顶峰就正式宣布了对续集《新月》大开绿灯。

《暮光之城》的大卖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包括妮娜,票房大卖带来了极大的契机,例如dvd制作,例如全世界的版权销售。

原本几乎没人看好这部电影,但5天1亿美金的成绩打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不管是洽谈版权,还是其他事务都需要妮娜坐镇。

而签订的版权协议中有一部分是注明了主创人员是要参加一场首映礼的,主要是刚开始时的海外版权真的不太好买,算是对稍大票仓的一点优惠政策吧。

11月20日,战斗民族上映,21日,北美以及意达利上映,12月11日,澳洲上映。

下一站要上映的就是华夏香江,这里的市场并不大,但因为李彧的关系,这里也被提上全球巡演的日程了,上映档期顶在12月18日。

这就是李彧出现在香江的原因,因为某些原因,逸阳跟香江这里的媒体闹的关系并不太愉快,当然,这跟其中有人在搞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逸阳不是很重视香江已经衰败的市场,但还是尽量的想堵住这群人的嘴,尤其是不能落把柄。

当初他们喷逸阳的借口中就有一条,逸阳全面打压与抵制两地艺人,甚至逸阳的电影从来没有重视过香江市场,这是一种歧视。

那好,李彧来了,带着《暮光之城》的主创团队来的。

克里斯汀,罗伯特以及泰勒。

他们是提前到的,毕竟李彧身为地主,在票房大卖的前提下,自然应该给予这群人一些奖励,提前的几天就是让他们疯狂消费的,刷李彧的咔,真的是撒我滴咔。

毕竟《暮光:新月》还得靠这群人,这一次的成本提高到5500美元,相当的一部分就是这群人的片酬得到了提升,而且他们也有了部分票房分成的权利,虽然很低。

《暮光》会在香江上映,同样也会在内地上映,因为这是顶峰筹备的项目,逸阳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筹谋引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声目前国外大片进入国内的方式了。

《暮光之城》这种电影也就是俗称的引进片,由中影统一经营管理。

华夏执行的是电影进口配额制度-理论上全国院线每年上映的进口片的数量是50部,主要分为分账片、批片(买断片)与合拍片。

从2004年后的某政策后,香江、奥门,湾湾三地的影片虽然属于进口片,但不占用这部分配额。

在国内,只有中影、华夏影视具有引进与发行权。其中只有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