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引导是教育孩子好方法之一—《夏日历险》读后记漫谈(1/2)

作者:吾自仰天
-0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做父母的心愿。怎样教育好子女,不但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稳定。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着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谓振聋发聩!

中国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可谓下了血本,近日网上有篇文章《高三生参加天价培训后成绩下滑涉事机构被责令停止招生培训》透露,一个叫晓琴高三学生去年十多次的听课,家长交付了10.36万元的培训费。

还有一篇新闻透露出更为惊人的消息:

2013年上海《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对于暑期补课,王老师明码标价:一堂课两个小时,90元,10次一付。”“学生们暗暗地替王老师夫妇算过账:以一周9堂课、每堂课30个学生计算,暑期一周的收入即达到24300元,暑假一个月(按4周计算)收入97200元,一个暑假(2个月按8周计算)的收入就是194400元。”【见《补课费,正成为压迫中产阶级的另一座大山》】

当然这些都说明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父母处心积虑的关注、关心和实践着子女的教育,有时却适得其反,不但得不到子女的理解,有时还带来子女严重的心理问题。

比如前一段时间网上爆出《留美北大生万字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高考状元因期末没考好怕被父母责骂流浪街头十年》第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名留学美国的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他因为与父母的冲突12年春节未归家,并拉黑与父母的联系超过6年。第二篇是说2006年福建建宁县的理科高考状元小叶,考入浙江大学,因大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没考好挂了很多科,他不敢面对父母,担心受到父母责骂,不敢回家,在外流浪十年。

这两篇文章在网络引起了大量围观,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心理、身体等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教育的环境问题,好的教育环境,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坏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把一个孩子教坏。

那么怎么教育好子女呢?近日读了一本小说叫《夏日历险》颇有感慨,这本小说是美国作家威尔逊·罗尔斯的代表作之一,读后让我们对我们子女的教育的方法不得不进行反思。

-02-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这句话说的多么好啊!《夏日历险》正是这样一本有益和必要的好书。

《夏日历险》荣获“合众国际社评选美国青少年最佳图书”等美国六项图书大奖,是备受读者青睐的青少年读物!

作者威尔逊·罗尔斯(ilsonals)是美国作家,1913年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小农场里。他喜欢钓鱼和打猎,常常带着他的猎狗到河边去观察,或者沿着绵延的山丘东奔西走。这些愉快的童年生活成了他后来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他的成名作《红蕨生长在哪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列为美国当代经典著作。《夏日历险》则是他的第二部成功之作,先后六次获得美国各州青少年图书大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而且还被好莱坞拍成同名电影。【引自百度“夏日历险”词条】

威尔逊·罗尔斯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能吸引读者一口气把它们读完,在阅读中得到无尽的乐趣和感动。无疑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

我读书很慢每天做多一到两章,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星期,每天我都被书中所看到的故事所打动,被书中一个男孩的行为所吸引。

夏日历险的故事有两条关键的核心:马戏团逃跑的猴子悬赏和一个小男孩孩杰伊·贝里的一个“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梦想是小男孩孩杰伊贝捕捉那些逃跑猴子的动力,而那些逃跑的猴子的悬赏又给捕猴子带来了机会,我们不得不说威尔逊·罗尔斯在构建这个故事时的精巧布局。

好的故事离不开矛盾冲突的构造,威尔逊·罗尔斯在在“夏日历险”也无例外的对故事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构思,比如捕猴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用捕猴夹子捕猴,失败后又用捕猴网,再次失败考虑到和猴子交朋友,被猴子灌醉再次失败,后来因为一场暴风雨为小男孩杰伊·贝里捕猴带来契机,贝里终于利用猴子被人驯服不适应野外生存及对人类的依赖这个特性,把那些猴子带回了家,完成了孩子的捕猴过程。

矛盾冲突是故事精彩的基本特质,离开了矛盾冲突故事平铺直叙,淡如白水。当然矛盾冲突并非只有事件,心理冲突同样能让故事充满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