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1/2)

作者:坐望南山
“不必妄自揣测圣意,既然陛下让我等安心坐镇,那我们就安心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固然对李世民的心思隐隐有所猜测,但李靖却不愿多想。自古以来,凡是参与这种兄弟父子之间争取皇位事情的,鲜有好下场的。这种祖孙三代撕逼的事情,能躲开,自然是求之不得。

对于李恪和王子安,李二陛下在旨意中,对两个人的表现大大的勉励表扬了一番,然后对王子安提出的以工代赈的假想表现了高度的确定。让他们全力以赴,排除万难,做好此事,待回京之后,朝廷自会照功行赏。总之一句话,项目可以批准,但是朝廷没钱!

对此,王子安和李恪倒是无可无不可,这事蓝本就没指看朝廷出钱。只是在这个时候,你让这太子李承乾过来是什么意思?

李恪忍不住探寻地看了一眼王子安,王子安不置可否,拍了拍手,站起身来。

“既然陛下已经答应了修建高速公路的事情,那就马上开动起来吧——做好我们手头的工作就好。”

李恪眸光闪耀了一下,旋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大步而出。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如今这句口号,已经在汴州难民大营妇孺皆知。除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如今的难民大营之中,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哪怕是老人和孩子都非常积极地干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最不济,也能烧个火,刷个碗什么的。没人有什么牢骚,这等饥荒的年月,蒙殿下体恤,王县子仁德,能得到一碗饭吃,不用怕家人饿逝世,也不用怕染上可怕的瘟疫,还有什么可怨艾的?

这都是殿下和王县子的恩德!

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感恩,不能对不起殿下和王子安对大家的信任和期看。

有了朝廷的旨意,这修建高速公路就再无疑虑。汴州城里的豪强士绅们也焕发了极大的热情,能混到这个地步的,没有笨人,这工程之下,掩躲着多少宏大的商机?

但凡是能参与进往,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汴州四周形成了一个宏大的虹吸效应,天下巨商云集而至,至于郑州四周的叛军——发财哪能没有风险的!

再说,不见大唐军神李药师在此坐镇吗?

那就是朝廷军方的金字招牌!

两千兵马,就降服了淮南张延生数十万雄师,随后又仅仅带领两千兵马,就篡夺了山东叛军李弘通等人的大营,逼得李弘通等人不得不抱头鼠窜。

有这样的狠人坐镇,就问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祐等人也不愿意招惹李靖这样的狠人,见他在汴州按兵不动,稳如老狗,也乐见其成,立即安排后将军刘炟成率军殿后,戒备李靖忽然偷袭。

雄师直接开拔,直逼洛阳。

洛阳号称东都,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朝廷急令函谷关和潼关守将加强戒备,同时启用赋闲在家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为北大营临时大总管,出兵弛援洛阳!

然而,不等李孝恭赶到潼关,就传来了洛阳失陷的消息。

洛阳守军叛乱,开关献城,洛阳刺史简雍被杀,以身殉国。刚刚由潼关转进黄河的李承乾,不得不转变由水道直奔洛阳的打算,中道上岸,转由陆路,前往汴州。

走陆路,自然没有了水路的安适。

李承乾自不用说,长孙冲、赵节和贺兰越石等人哪里遭过这等罪,这一路餐风露宿,苦不堪言,好在有李承乾这面大旗在,沿途的官员不敢怠慢。但即便如此,这一路也折腾的够呛。十几天的路程,硬生生被这些人给拖延到二十几天,等赶到汴州城下的时候,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初见成效了……

就在李承乾和长孙冲等人吃土赶路的时候,方城县驻军校尉卢彦听闻李祐已经汇聚了河南和山东叛军,攻陷了洛阳。立即心急如焚,借口平叛,不顾魏征等人的劝阻,悍然出兵,冲开了郭胜雄师的阻拦,直奔洛阳。没有天子的调令,郭胜也不敢出击,只得任由卢彦扬长而往。

卢彦心里也是有苦难言啊。

作为太上皇安排下的主力干将,蓝本因该是河南这边的主将,谁知道被魏征和郭胜这些人给逝世逝世地钉在了方城,再不过往,别说主将了,恐怕连汤水都喝不上了!

还指看什么建功立业,重振家族?

固然明知,卢彦此往恐怕心怀不轨,但马周和魏征也是没辙。

马周蓝本是来查案的,但正好遇上瘟疫爆发,他不得不把精力投进到了安定百姓,防治瘟疫上。而等方城局面稳固下来的时候,淮南,山东的乱民就暴动了,随后河南这边,除了他们所在的内乡县和方城县,其余各地也产生了暴动。

到了这个地步,赈灾粮仓焚毁案和博看坡遇袭案再追查下意义不大。再说,他手中已经有了一部分证据,固然无法确指,但到了这种地步,还需要确指吗?于是马周决定回京复命。

魏征这段时间,经过孙思邈老爷子的亲身诊治,病情也好转了不少。正好也接到了朝廷催促回京的文书,干脆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都速通了,告诉我剧情杀 穿成摄政王的小毒妃 末日生存法则 先婚后爱:隐藏大佬别装了 纳妃百年,从太上皇到仙界老祖 萌军舰娘 帝妃谋之大唐烟华 抗日之敌后争锋 到我怀里来 成神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