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7、霸道村姑成壕路21(1/2)

作者:九州大人
只有一个孩子的话, 咋那么不重视嘞, 里面是不是有点事啥的。

不怪钱爸钱妈打破砂锅问到底,实在是关乎到闺女将来在婆家过的好不好,他们得提前把隐藏的不利点扒拉出来, 瞧上一瞧危险性才放心呐。

卫斯年这边就如实交待了, “我爸妈都是搞研究工作的, 平日里基本都待在研究所不回家, 所以……”

所以连他这个儿子相比起他们的工作来都要退居一射之地, 可不就放养着不大管了么, 全凭他自个儿心意。

钱爸钱妈听了有些恍然, 一言难尽之后转瞬又变得高兴起来。

不管就不管吧,不管好啊, 闺女嫁过去到时即便回了京都也是自己管家,公公婆婆还忙着搞研究不刁难,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想到这里, 夫妻两个再看卫斯年, 对于这个未来女婿那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婚约的事再没有什么阻拦的话。

于是, 钱宝芳和卫斯年两人的婚事就这样正式定下来了。

至于结婚的日期, 卫斯年当然觉得越早越好, 但钱爸钱妈还要找人和和八字问问良辰吉日什么的,说这事儿不急,慢慢来。

二老既然这么说了,那他作为未来半子也不能不答应吧, 只好按捺住了着急的心情,打算和对象再好好培养一下感情先。

不过钱爸钱妈也不坑他,花了两天找人测算了八字合吉日,最终将两个小年轻结婚的日期定在秋收之后。

时间还有半年,正好来得及做准备。

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以前结婚还过六礼之类的东西,从定下婚事到拜堂磨磨蹭蹭要一两年。

现在呢,只要领个结婚证,然后在主席画像钱举着小红本宣誓一下就可以了,讲究点的人家再摆上几桌庆祝庆祝,向亲朋好友同事等人发发喜糖完事儿。

所以重要的日子一定下,一家子人就将此事暂时放下,该忙什么忙什么去了。

钱宝芳照样在街头摆摊卖吃食,偶尔和卫斯年约个会看场电影,或者去哪个风景好的地方散散步压压马路牙子,小两口的感情越来越甜蜜。

钱爸则是按照之前的打算,在正月二十那日回村去了,张罗着家里房子新建一事,忙的是不可开交,估计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不会回县城来。

走之前,钱爸还拜托未来女婿有空照拂些钱宝芳娘俩,免得有人见男人不在,欺负到她们母女头上。

其实钱爸完全是多虑了,就凭他闺女那手耍菜刀的本事,现在那条街面上敢惹她的人少之又少,即便他不在,又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敢上去找霉头,不怕真被一刀捅个肠穿肚烂吗。

而且他们家和县政府的干部结亲一事,虽然没有宣传开,但消息灵通的那些人基本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对于攀上高门路的钱家人,他们客气都来不及,哪里还能找茬结仇呢。

总而言之,从钱爸回去后,煎饼摊上虽然只有钱宝芳和钱妈两人了,但买卖照样做的顺顺利利,没有一点他担心的情况出现。

不然让卫斯年的脸面往哪搁,若是连未婚妻都护不住,他这个县干部不当也罢。

钱妈之后见没了钱爸坐镇,摊位照样生意红火,也没人找茬,对于女婿愈加满意的不行,有时候还把闺女暂时托付给他,她则回村看一下丈夫和建房进度怎么样了。

不过留闺女一个人在县城,钱妈也不放心,所以她最多待的还是县城,和闺女两人一起支撑起煎饼摊子。

打从年后开摊,另一个卖红纸对联和烟花炮竹的摊子就扯了,母女两人共同负责一个煎饼摊完全没压力。

卫斯年倒是挺想过来帮一下忙的,但他这时候也是忙的分身乏术,不让钱宝芳时不时地去看望关心他就不错了,只能有心无力,偶尔抽个空子过来瞧瞧对象和未来岳母,撑撑场子不让一些没眼色的人扰了她们清净。

等到好不容易有了天假期,钱宝芳和他一起去看电影,结果人走在那儿没看过半场就睡着了,一脸疲惫的样子。

钱宝芳没舍得打扰他补眠,只是在电影散场后不免心疼地问道,“你最近干嘛去了,累成这样也不知道歇歇,万一累坏了身体怎么办?”难道是想让她还没过门就当寡妇么。

工作要紧是要紧,但主席都说过,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钱宝芳拿这话教训卫斯年,后者乖乖听训,过后等对象出了气才交待他最近忙活的脚不沾地的大事。

“这不是看咱们县里没有什么支柱性产业,想拉来资金办几个厂子,也好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他们有活干有衣食所靠,免得无所事事的闲人多了竟想歪主意,搞坏县里的风气。”

这件事一早就被他惦记着了,只是等到过年那会儿回京都才找门路运作起来,因此这段时间才为此忙得很。

钱宝芳听后觉得这是好事儿,问他进度如何了。

“资金有了眉目,有外国华侨愿意来咱们这边投资,县里正在周边选地方呢,厂子眼看着马上就要建起来了。”卫斯年说到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