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9药王墓(2/4)

作者:月半松子
“对于他那种人来说有墓下就够了,才不管底下会有什么。”

确实,我记得爷爷提及过的,对于倒斗一行来说,最好的归宿是死在墓里。

我佯装失望的叹了口气,“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下墓,爷爷又音讯全无,现在想想……哎,一言难尽。”

唐十四目光挣扎的看着我,好半天才受不了的叹了口气,“虽然知道你这是在做戏,不过……算了,算了,就当本大爷心情好,给你透漏一点消息好了。”

唐十四再次输入一段长长的密码,点开了电脑中隐藏的某个文件,看上去像是从某处拓下来的碑文。

我平日也是喜欢写写画画的,对于文字一类还是比较敏感,所以一眼就认出这碑文是出自唐代时期的真品。

像这种碑文一般都是记录的一些大事,以及某人的生平事迹,这个也是一样,碑文上讲述的是关于药王孙思邈的事迹。

我飞快掠过碑文上华丽之极的辞藻,只看向其中一段唐太宗召见孙思邈入长安时的描述。

当时孙思邈已经70多岁,但是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唐太宗赞叹不已,称其是得道高人。

这还不止,我看向碑文的最后一句,孙氏享年147,逝后经月余,颜貌不改……

唐十四看的啧啧有声,“看看,就是这么一个老家伙,不仅活了147岁,就连死后都好几个月都不带变脸的,要我说,这如果不是吹牛,就一定是尸变。”

我眉头皱的越深,这孙思邈的情况听上去与百合子有些像啊。

“这碑文是从那里拓印的?”

“谁知道那个老女人是从那挖出来的,不过要查的话也不难。”唐十四拿着电脑一阵鼓捣,最终却是搜出来一个残垣断壁的破败古庙来,要不是那庙的牌匾上写着《龙王庙》三个字,这简直就像一个地震重灾区。

“是这里?”

“应该错不了,”唐十四调出其中一张照片,照片上拍的是一块断成两截的石碑,虽然石碑是断的,但是碑文与拓本上的字迹却是如出一辙。

唐十四浏览着关于这庙宇的一切,“这是陕西耀州那边的一个龙王庙,之所以雕著关于孙思邈的碑文,是因为孙思邈曾经救助过这条黑龙,使得他们连年风调雨顺,所以在修筑庙宇时,碑文上就刻了关于他的一些奇人异事。”

我觉得这有些胡扯,不过民间故事吗,本来就是胡诌八道,但是有些事,你觉得它自带大写的“假”,可是在某些人眼里或许就是深信不疑的。

想到从唐十四这里得到的讯息,再想想百合子对这次倒斗的执着……难道他们这次要下去的,是药王孙思邈的墓?

雨下了一夜。

第二天天还没亮,唐十四就从窗户里钻进来,一边抹去板寸上的水珠,一边给我带来了半小时后,百合子要前进的消息。

“你还不赶紧换衣服,等下我们要穿过一大片林区,才能到那大坑附近休憩整顿!”

与我两眼乌青,精神不振比起来,唐十四精神抖擞。

我抱着行李架上一早就备好的衣服,静静的盯着某个毫无知觉的人。

“得得得,我懂。”唐十四嘀嘀咕咕着女人就是麻烦,转头就从窗户口原路遛回。

肘部与膝盖衬着软橡胶的作战服被我穿到身上,我弯腰去取配套的战靴,却看到在行李架上某处不起眼的位置,摆放着几柄军刀和手枪。

我不知道百合子是怎么弄到这大批武器,又是怎么带进来的,但是高配备的武器只能让我联想到接下来面对的“东西”会有多么凶险。

手枪別放在腰后,然后是绑在大腿外侧的多功能军刀,我取过我来时带来的背包,除了占据了大半的集香盒,剩下的就是一些独立包装的黄牛肉干和一些袋装水,以及那柄包在刀鞘中的三棱军刺,相较于能砍,能劈,能锯,能刺的多功能军刀,这种功能单一的作战品,早已经退出战争舞台多年,但是对于我陈家香师来说,这从来都是用作防身最好的武器,没有之一。

唐十四戴着雨帽等在外面,大雨压垮了翘着的帽沿,轰隆隆的雨声近在耳边听得他心烦意乱,他转过头去,就看到老鬼披着那身蓑衣,带着斗笠蹲坐在一大摞细绳上,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

明明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天天垂个眼皮跟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一样讨人厌,“雨这么大,咱就不能换个地方等。”

老鬼掀起眼皮看看自家这个没耐力价的儿子,这小子先前得罪了陈家的女娃(虽然他也得罪了),虽然按自己说的去做了,可谁知道对方还在不在意,“香师不出,其他人就得候着,不催,不请,不焦躁,你现在瞧不上这些规矩,等你在底下吃苦头的时候就知道了。”

“天天听你说这个,听得耳朵都塞住了,我不就跟了她一次,没伤没动的她还想怎么着,”唐十四一时嘟囔,“这女人忒小心眼。”

“小心眼?”谁知老鬼听着这话竟然笑出声来,“对香师心怀不轨者,需三刀九孔,以谢其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