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三章 科技竞争,不进则退;一片乱麻也是重大进展!(2/3)

作者:不吃小南瓜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的同时,也让围绕制造一阶材料的新公司组建变得顺利了许多。

新公司组建是需要有产品的。

一阶铁只是其中一项,但暂时并不是主要的,以'千克'为单位的制造速度,暂时也只能供给给科研单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磁化锂元素材料则不同。

磁化锂元素材料只是过一下强湮灭力场,再进行消磁处理就可以了,制造速度会非常的快,还直接就能投入市场使用。

新公司就有了投入市场的产品,就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利润。

这天,王浩去首都参加科技部门会议,会议谈的有两点,一个就是新公司组建,另一个就是湮灭力场的研究问题。

王浩关注的有两点,一个就是湮灭力场的经费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费,太重要了。

湮灭力场实验组是非常烧钱的,每个月平均耗费几个亿资金很轻松,专注单项研究的时候,烧钱速度会增加几倍,必须要有远远不断的经费支持。

所以到了新公司组建的议题,王浩就直接提出,要划归新公司的利润投入到湮灭力场实验组。

这项提议很快通过了。

一则是新公司才刚准备组建,利益划分还不固定,当然要听取提供技术实验组的建议。

第二则是,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研究非常重要,是湮灭科技研发、新公司技术提升的重要保障。

会议最终决定,每年划归20%的利润提供给湮灭力场实验组以及其他相关研究。

这样一来,湮灭力场实验组就不用再担心经费问题,甚至未来可能会成为最有钱的科研机构。

在湮灭科技研究的议题上,王浩也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新的实验组,专门研究支持制造反重力以及强湮灭力场的超导材料。」

「我们实验组所用的高压混合材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改进过。」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超导材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认为超导材料就是湮灭力场技术的关键,等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他也开始了超导材料的研究。

他研究的不是制造超导材料,而是从底层重新审视超导半拓扑理论。

当一种全新的元素被发现以后,就可以引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一阶铁元素和一阶锂元素,带来的全新的'超导理论适应性'问题。

超导半拓扑理论中,最核心的就是一条基础公式

可以通入代入元素的各项数据,来求解得出单一元素的超导转变温度。

另外,也可以通过复杂计算,求解得出双元素组合的超导转变温度。

再深入,三元素、四元素,就会以超越指数级难度提升,想要求解就非常非常复杂了。

这个基础公式也让超导半拓扑理论,快速被国际物理界所认可,成为了研究超导超导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但是,一阶铁、一阶锂的出现,却让超导半拓扑理论出现了不适用问题。

比如,一阶铁元素和常规铁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种子、电子等特性,带入相同的数据求解得出的临界温度数值自然是完全相同的。

比尔卡尔分析说道,「这大概是元素电子迁跃形成稳定性态,和常规湮灭力环境的元素存在不同。」

「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关系强度不同。」

超导半拓扑理论和湮灭理论的领域不同,王浩找了另外一个团队,成员包括比尔卡尔、林伯涵、张鹤、丁志强以及罗大勇。

其中比尔卡尔、林伯涵以及罗大勇,全都参与了超导半拓扑理论的研究。

丁志强主方向也是代数几何。

张鹤在从事超导元素的理论计算组工作中表现突出,他依旧担任计算组的小组组长,身上也挂上个副主任职位,成为了计算组的二号人物。

现在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一阶元素纳入到超导半拓扑理论中。

几个人纷纷发表看法,「我觉得可以根据超导检测的实验结果,在几个常数上进行修正。」

「这不可能。现在只有一阶铁和一阶锂,实验少,数据也少。」

「有没有一种可能?把一阶铁联系现有的元素,进行数据上的转变?「丁志强提出了个奇异的观点。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其他人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若是能找到和一阶铁超导性态类似的元素,又或者是根据其性态,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就可以代入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