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浮气躁(2/2)

作者:釜中囚
政务强。

书城已经成了他治下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祭酒袁滂,都督卢植,监令蔡邕,以及郑玄、刘洪等等五经博士,都是不关心政务,也没有其他权利,只在书城里面修书、授徒。

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大儒、名士,他们不投靠刘襄,不要官爵、俸禄,只在书城里面帮忙。

比如打着辩经的名义,来了就不走的孔融。

以修书的名义,进入书城的大儒宋忠。

郑玄的弟子崔琰、毛玠。

蔡邕的弟子阮瑀。

避乱冀州,被蔡邕邀请,进入书城的王璨。

等等等等。

虽然没投效自己,但能不为别人所用,就算养他们一辈子,那也是划算的,况且人家还自掏腰包,不需要他花钱。

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人才,刘襄在打着他们的主意。

从长计议吧,过于心急容易把人吓跑。

但不包括祢衡。

这位是孔融的忘年交,今年二十岁,打着要帮孔文举舌辩群儒的名义,来到书城的狂士。

可不敢惹他。

万一裸奔过来骂自己怎么办?

继续舌辩群儒去吧,那是个美好的事业。

书城啊,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名儒、学子,源源不断的来到冀州。

自己当初的决定,还算明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誉,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慢慢来吧,被书城吸引而来的人才,总有一天会为我所用的。

刘襄看了一眼装着传国玉玺的朱漆木盒,要是这个东西亮亮相,没准会有一大批人才,立刻便会加入自己的阵营。

还有被自己征辟,但只是应付工作的秘书郎诸葛瑾,要是给他看看传国玺,诸葛家会不会倾心投效呢?

荀彧若是知道这个,会不会直接把颖川集团,拉上自己的战车呢?

很诱人的想法呀。

不对,不对,他深吸了一口气,把这些念头统统压制下来。

传国玺能吸引人才,也能吸引敌人,不是现世的时候,至少现在不行。

自己的心乱了,难以自制,如此心浮气躁,怕是会惹出祸患。

或许,应该找个长者,开解一下得到传国玉玺的躁动之心。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