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比起金钱,哪个更厉害?>
对于汉朝来说,答案显然易见。>
因为无论是蔡邕蔡琰这样的文士,还是张郃这样的武士。他们心里都认为权利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事实也的确这样。>
不过他们心里都忽视了金钱的重要性。>
就算他们亲眼目睹了,沈东凌花钱办成的这一系列大事。>
因此,沈东凌决定用事实说话。向他们展示,金钱可以办成权利办不到的事,也可以得到权利无法得到的收益。>
“帮周仓和裴元绍包扎伤口。”>
沈东凌吩咐下去。>
他面对着周仓的目光,说道:“我知道你不信我能把这一万多人安全的带到幽州。”>
周仓不置可否。>
连蔡邕都质疑他,更别说他了。>
这个年代,就算只有几千人,在路上没吃没喝,没有衣物。走上几百公里就会被冻死,饿死,累死。>
毕竟山中的那些人,都是老幼病残,一直都处在饥饿的边缘。>
身体机能远远比不上他们这些青壮年人。>
“既然这样的话,你按照我的吩咐,我让你亲自看看。”>
沈东凌从口袋里拿出一枚玉佩,递给周仓:“前面是繁阳城。你带着这块令牌,什么都别做。只在那城中最繁华的街上转两圈。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找到你。”>
“到时候你便告诉他们,我一天以内会到达繁阳城,需要在城外有一座营地,大约容纳一万多人。需要足够的衣物和食物。保证这些人能度过一晚。”>
周仓差点没明白他的意思。>
周围的几人也都十分不解。>
他们都认为沈东凌会打着幽州牧的名号,指派繁阳城的官兵来协助此事。>
谁也没想到他居然只想以自己的能力。>
在一天之中建设容纳万人的营地?>
而且还提供衣物和粮草?>
如果说是朝廷下令,那问题不大,毕竟安营扎寨是常规操作。>
不过想自己办成这件事?>
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以他们的才智,也大概明白了,沈东凌打算使用甄家的能力。不过仅仅一个繁阳城,又能有多大的能耐呢?毕竟甄家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更别说,此去途中,繁阳城还是他们的第一站。>
后面长路漫漫,难道都要这样操作吗?>
太不自量力了吧。>
一时间蔡邕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感觉到自己的词穷。>
他看了看张郃说道:“冀州是甄家的所在地我明白,甄家在冀州到处都有我也清楚。不过甄家店铺,真的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了。>
不过张郃也明白他的意思。>
他这时候人已经傻了。点点头,又摇摇头。>
很明显,他陷入了迷茫之中......>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周仓的伤口也都包扎好了。他一个人骑马来到了繁阳城中。>
他为了手下的弟兄,还有山中的那些百姓,索性豁出一条命来。>
虽然他不信沈东凌说的话。>
但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而且如果真的成功了,他摆脱了山贼的称呼。以后可以种田为生。也是一件好事。为了这个,他在所不辞。>
没过多久,他便来到繁阳城外。>
要是放在以前,他绝对没胆子这样大摇大摆的进城。>
不过这次,他穿上了甄家的护卫的衣服,而且还骑了马。手里抓着沈东凌交给他的玉佩。看起来气宇轩昂。一副有要事急办的模样。>
他像一阵风,疾驰而来。>
而且出手大方,面色凶狠。到了门前,直接掏出一袋子钱丢给门前的侍卫。说道:“我有急事要办!”>
“了解!”>
守城的护卫行了个礼,边打开城门放行。>
并没有盘问他的身份。>
更没人怀疑他是个通缉犯。>
周仓路过城门的时候,还看到城门上贴着自己的头像和姓名。一时间有些感叹。>
没想到进城居然这么轻易。>
“沈幽州真的是料事如神啊。”>
“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而且出手大方一点。居然就真的没人怀疑我?”>
“那些护卫是干什么吃的。”>
他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花钱的感觉。从小他就出生于贫困家庭。对于这种事情,就是做梦都没想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