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渐深了。>
这鞑子小寨子后山的悬崖边,忽然是鬼魅般闪过几个身影,转而,便是有几条结实的绳索,徐徐放了下来。>
很快,几个身手矫健的身影,便是竟自顺着绳索滑了下来。>
“小心点,不要出动静!”>
李长寿一身黑衣,内里只罩着件棉甲,一边稳稳的操着手中钢刀,一边招呼身后三姑、胡忠军等人。>
很快,一行人便是灵巧的翻过了寨墙,来到了里面。>
正如前面在山上时看到的一样。>
此时的寨子里,已经没有任何人烟,便是连猫狗这等活物都是没有了。>
但翻开了几户人家查看,李长寿很快便注意到,这寨子里人撤离的时间并不久!>
有几户人家,便是房梁上的腊肉都没来得及取走,还有些人家,也有不少衣服、锅碗瓢盆等杂物留下来。>
须知,女真鞑子这些年虽不断抢劫大明,比原先是要富庶了许多,但如同布匹、绸缎,特别是铁器这些物什,那还是相当金贵的。>
如果是顺风顺水的撤离,不可能不带这些值钱的家伙什的。>
如此。>
这必然是突发情况!>
又接连探查了几处地方,尤其是这寨子的寨主居所,李长寿很快便是佐证了自己的判断!>
这些鞑子,走了绝不会超过两天!>
而且,必定是匆匆忙忙撤走的!>
再结合前面时对局面的一些了解,李长寿隐隐已经捕捉到了什么!>
纵然此时证据还是不够充分,但,李长寿判断,极有可能,老奴此时的身体已经是有所恶化了,导致这边的阿代,不得不暂时进行战略转移!>
想到这,李长寿忽然有些想笑。>
后世时,关于老奴之死,简直众说纷纭。>
最不靠谱、却是流传最广的,俨然是天启六年初,老奴亲征宁远时,被圆嘟嘟的红衣大炮给轰着了,因此受了重伤,留下了恶疾。>
回到沈阳后,熬到了八九月,便是遭不住了,一命呜呼。>
可这等说法,简直可笑!>
若是老奴真被圆嘟嘟给轰着了,怎可能今年还亲领大军,去亲征喀尔喀?>
须知。>
蒙古人看着离得挺近,但他们究竟是纯游牧民族,活动范围是很大的。>
老奴这一遭过去,少说也得两三千里路,这还是单程的!>
若是身体有异,怎么可能扛得住?>
无怪乎是后世某些人,为了给祖宗们脸上贴金罢了。>
而若按照正常的历史轨道,老奴如果身体无恙,此时,怕是已然亲征宽甸了!>
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那,现在的局面,可就不是不美好的事情了……>
极有可能!>
阿代已经要全部放弃这宽甸南,据守宽甸北了!>
这让李长寿心里一时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若真这般,对大局而言,俨然是算有利的。>
毕竟,毛文龙收复了宽甸南,绝对算是大功一件,对各方也有所交代了。>
阿代这边就算失了宽甸南,却究竟是一己之力,面对整个东江主力,自也不愁着交代。>
可往更深层次来考量——>
大明,东江,却也彻底失去了这个可以趁着后金上层动乱、斩获真正战果的良机啊……>
但现实就是这般残忍!>
你怎可能面面俱到呢?>
能把握住一部分能把握住的东西,那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哥,真没人了,咱们怎的办?”>
众人很快便搜查完了大半个寨子,除了收获了这些情报,还收获了不少肉食。>
别说,女真鞑子在熏肉、烤肉这方面,倒是都挺有天赋的,有几家做的,甚香……>
三姑此时却是对这些没有兴趣,极为紧张的看向了李长寿。>
李长寿自是明白她的心思。>
她的姐姐秦二姑,现在极有可能还在牛尾巴寨,此时距离不过咫尺之遥,她又如何还坐得住?>
用力搂住三姑的小腰,把她紧紧搂入怀里,用自己的下巴顶住她的小脑袋,李长寿深深道:“三姑,哥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办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不过,现在局势未明,你不能耍性子,一切都得听哥的,明白么?”>
“嗯……”>
三姑有点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没有忤逆李长寿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
“呼。”>
李长寿长舒了一口气,眼神也愈发清明,招呼众人道:“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