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5章 再次提出(1/2)

作者:LIN木木
朱县令第一个就想到了齐家。

齐家一跃跻身成为了景阳县最大的富商,不拔齐家的羊毛拔谁的羊毛?

只不过,现在齐家成了知府家的姻亲,手段不能太过强硬,要徐徐图之,朱县令便设宴在味香居,今儿请了大家伙一块去味香居吃饭。

齐老爷一大早得到消息,并没有着急去赴朱大人的鸿门宴,先到了夏家。

夏子意这里也收到了请柬。

两人在书房里说了一会话,一块坐上马车出了门。

味香居里。

已经来了不少人了,就是朱县令都来了。

夏子意和齐怀德两人这才姗姗来迟。

朱大人脸上有些难看,但当着这么多人,他也不好揪着这点小事发作。

“夏公子,齐老爷来了,快里面请,请坐。”

朱大人坐在位置上,没有起身的意思,笑着招呼两人。

其他人倒是纷纷站了起来跟两人打了招呼见礼。

场面一时热闹起来。

朱大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朱大人。”

两人落座前,朝着朱大人客气的拱了拱手。

朱大人脸上重新挂上笑容,笑道:“快请坐快请坐,饭菜马上就上来了。”

酒过三巡,朱大人便说到了城门外逗留的灾民。

“本官是一方父母,看着他们忍饥挨冻,本官于心不忍,可本官能力有限,今年刚刚修了桥也铺了路,现在官衙里实在是拿不出银钱了,为了这一方百姓,本官也只好厚着脸皮了。在坐的诸位都是大善人……”

巴拉巴拉,不要钱的夸奖,朱大人说了足足一刻钟。

对于这次宴会,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来就是明着跟县太爷对着干,来了,肯定是要被拔毛的。

大家下意识的把眼神看向了齐怀德和夏子意。

朱县令也把目光看向了两人。

两人早已经商量出了对策,此时,由齐老爷打头最好。

他现在是知府的亲家,县太爷也得让着他三分。

“朱大人说的是,看着城门外的老百姓,我们也是痛心疾首,我倒是有一个主意,不如由我们出一部分银钱,再由县衙出一部分银钱,等到雪停了就雇了各个村子里的百姓们开挖水渠,修蓄水池,水利工程也是对老百姓至关重要的。这样大家冬天也能有一份收入,咱们也能为老百姓做一些事……”

几乎是在齐怀德说出修水渠的瞬间,朱大人的目光就看向了夏子意。

这无疑是夏子意的主意了,之前他就跟自己提过,修挖水渠,挖蓄水池对老百姓有利。

说的倒是轻松,上头不暗银钱下来,他们哪里来的银钱做这些。

更何况这两年风调雨顺的,修什么水渠,挖什么蓄水池,又不是钱多了烧的。

坐在这里的人,大多对夏子意和齐怀德单独修水渠,挖蓄水池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

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被他们在这个时候摊开再说。

这算怎么回事?

这种天气挖蓄水池,不把人冻死才怪!

朱大人也是这样的想,这样想,朱大人也这样说了出来。

“齐老爷,不是本官不让人干活,这种天气,天寒地冻的,待在家里都能把人冻死,更何况去挖蓄水池了,而且那东西弄出来不一定有用的。”

齐老爷不紧不慢的道:“朱大人,你别急,先听我说。以工代赈有利而无害。且说眼下,那些活不下去的难民有了事情做,有了生计,肯定不会再聚集在县城外,朱大人也不用多担忧县城里闹什么乱子。

第二个,挖出来的水池水渠还不是方便了来年老百姓的灌溉,庄稼及时灌溉,庄稼长得好,来年粮食就能收获得多,老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朱大人脸上也有光不是,上报上去也是一通政绩不是……”

巴拉巴拉,齐老爷把夏子意教给他的那些话,说的天花乱坠。

以工代赈,不仅朱大人得到实惠,富商乡绅们得到了好名声,老百姓也有工钱拿,有饭吃。

这是一举三赢得局面。

不可否认,朱大人心动了那么一瞬间。

但也只是一瞬间,他立马收回了心神。

这事情干好了才是政绩,做不好了,就是出力不讨好,还会落人笑柄,他有那么傻吗?

真当他是傻子好欺负了。

“齐老爷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手里就有三个镇子,每个镇子下面有五个村庄,一共就是十五个村庄,每个村子里都修,这要出去多少粮食和工钱,若是到时候出了事,算谁的责任?”

齐老爷眉头皱了一下,朱大人这就是不想出银子,又怕担责任。

“朱大人说赵了,大人手下,已经有四个村子已经挖好蓄水池了,大人只要管理其他十一个村子就好了。至于银钱的事情,这不是我们正在商量吗?这个冬天已经可见的是不好熬了,明年还指不定是什么光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