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楚云飞在洞察到中条山的变局之后。>
特别是国统区对外的宣传,不久前炸毁中条山鬼子三处军火库,即将发兵中条山,收复失地。>
军事嗅觉敏锐的楚云飞意识到这是一次出手的绝佳机会,当即调动部队,暗中进行兵力部署,准备一举夺取三五八团根椐地周边的两处日军重镇。>
那是日军扎在他三五八团根椐地的两颗钉子,楚云飞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了。>
对此,参谋长方立功则是有些忧虑。>
劝说道:“团座,此事事关重大,是不是向长官部申请过作战命令之后再行出兵?”>
楚云飞却是持相反的意见,说道:“长官们忙着呢,效率能高到哪儿去?这申请命令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成败在此一举,立功兄,此次我决意出战,一切后果由楚某一力承担,你就不要再劝了。”>
方立功叹了口气,他知道楚云飞是个主意很正的人,既然楚云飞打定了主意,只是作为参谋长的他,想阻拦也是不可能的。>
反其道而行之的方立功干脆表明态度,协助楚云飞:>
“既然团座打定了主意,兄弟们自然誓死相随。”>
说到这里,方立功就着沙盘表示:“团座,这一年多来,日军与我们晋绥军虽然明面上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从日军控制的两座重镇以及向前推进的据点来看,鬼子一直提防着咱们团呢!>
这两处重镇就像是两颗钉子,狠狠的插在咱们的心脏,让咱们束手束脚,行动不得。”>
“如果此次能够一举拔除这两座重镇,对于咱们团后续根据地的发展绝对是大有裨益。”>
楚云飞赞同道:“是啊,这也是我此次决心出兵的原因之一,错过了这次时机,再想找到机会可就难了。”>
“团座,我就是担心日军报复,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两座重镇的丢失。”方立功道。>
楚云飞倒是淡然地摇了摇头,“放心,日军绝不会因为丢失这两座重镇,而进攻我团。”>
“哦,团座,这是为何?”>
见楚云飞说的自信方立功疑惑道。>
楚云飞分析道:“中条山战役中央军惨败,原本在山西,日军、中央军、八路军类似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变得动荡起来。”>
“日军有心拿下中条山,打通南北通道,兵锋直逼洛阳。”>
“但是,在打通中条山通道之后,日军同样害怕的是,随着中央军的落幕,会逼得原本就已经成为其心腹大患的八路军与晋绥军联起手来抗日。”>
“这些日子阎长官传来的态度已经表明了这一切。”>
“好在这明面上的联合抗日并不像实际上那么稳固,但是日军此时若是加以外因的逼迫,比如进攻我三五八团,与我们晋绥军彻底撕破脸面,这就是将我们晋绥军彻底推向八路军的一方。>
届时,这表面上的联合抗日可就假戏真做了。”>
他摇着脑袋,话语之中带着些自嘲:>
“楚谋更想看到的局面,倒是在我三五八团拿下这两处重镇之后,日军胆敢大举进攻我团。”>
“唇亡齿寒啊!长官部的长官们何时能真正的明白这个道理?”>
如此筹备了两日,楚云飞为了迅速打下这两处重镇,可没少下苦功夫。>
楚团长同样想向世人展现出来的,是他三五八团强悍的战斗力。>
颇有点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一出手,直接石破天惊。>
炮营分作两部,两路齐攻,一轮火炮轰下去,城门的日军防守阵地直接宣告崩溃。>
再加上楚团长提前在镇子里暗中收腹的伪军,两方里应外合,前后不到一个时辰,便把两座军事重镇轻松攻打下来。>
整场战斗快如闪电,共消灭日伪军四百余人。>
等到日军回过神的时候,两座重镇已经插上了三五八团的番号旗。>
到了此时,整个晋西北的各方势力才意识到,原来在晋西北的地界上,除了八路军铁三角,除了独立团这头饿狼之外,还有晋绥军三五八团这头睡虎。>
消息传到新一团,丁伟颇有些意外,“真是难得晋绥军也能有这样的作为。”>
至于孔捷,虽感到意外,想了想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就在团内的营长们纷纷为楚云飞叫好,赞叹这楚云飞是条汉子的时候,孔捷则是从另外的角度说道:>
“你们仔细看三五八团周边的部署情况,日军控制着两处重镇,可谓扼住了三五八团的咽喉。>
楚云飞此举一下打掉这两处重镇,整个三五八团就被他盘活了,这一仗要是我,我也得打,不管怎样都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