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挑战的,但借着中国内乱之机行事,到也不是毫无机会。就像甲午年那样。若不是我皇执意亲征,若还是慈禧太后执掌朝政,我看以慈禧太后的心性指不定就割地赔款了。”进门的是中国皇家陆军总参谋长段祺瑞,对于两位日本将领的谋逆言论毫不在意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到是示意野津道贯给他倒上一杯茶:“当前中国的文武大臣们都团结在皇上周围,力图重建****上国之荣耀。我们是不会造反的,而且只要我们没死,中国国内也没人造的起反来。说实在的,百年之内是看不是中国有内乱的可能。至于百年之后,中国是不是会重新陷入王朝更替的宿命之中。我认为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事情。当前我们想的就是将白人们驱逐出咱们黄种人的土地,守得一片宁静让百姓富裕起来。若是百年之后中国内乱让日本有机可趁,那也是子孙们不孝,也怪不到我们头上。二位说,是这个道理吧。”
“段大人……”野津道贯张口才说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原以为戒备森严的营地无人敢偷听,但这必竟只是日本人的营地。一个雇佣兵营地哪敢阻拦得了中国皇家陆军总参谋长的脚步。装了十来年的顺臣,却不想就这么给暴露了,野津道贯心里那滋味不是文字所能形容。
“好了,坐下吧。朝廷不会因为几句话就抄家灭族的。正如皇上说的那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帝国的心胸,容的下你们的这点小心思!”
“皇上……皇上居然早就知道了?”野津道贯是满头冷汗呀。
“你虽然没说,但你的一举一动早就暴露了。别把人家都当傻瓜。要不是看你这些年还算尽心的份上,你以为还能真留着你不成?不过正如野津道贯所言,中国想要真正的担起黄种人领导人的责任,就必需公平对待每一个种族,这样才能让天下归心。”段祺瑞喝干茶水,掏出一纸手令递给野津道贯。正色道:“本官此来一则是督战前线战事,二则受参谋本部令,责令中央建设兵团中将野津道贯在不影响建设兵团正常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从中抽调军士组建日本第六师,随袁寿山将军西征。”
“朝廷要让我带兵?”野津道贯看着手令,犹自无法相信。
“野津你也是战场上的老手了,好好的军事大材浪费在建设当中实不应当呀。如今前线兵力略有不足,我与几位京中同僚一起上书保举野津独领一军获准,这不刚好过来就顺便将手令一起带来。恭喜野津将军了――”在接受野津道贯的马屁如潮后,段祺瑞话题一转:“本官此来还有一事,就是检阅各藩属国军队的能力和素质,为战后的守土驻军做出评估。说实话,在各藩属国军中,日本军队当为第一。所以本官此来,希望二位将军能劝诫部分日本军士战后能留驻此地,为中国大军以为助力。当然,我们也会提供与我国军士同等的待遇,此举还需二位将军大力协助才是呀。”说完段祺瑞笑着向二人拱了拱手。
离开日本营地,段祺瑞立刻渡河。河西岸,袁寿山和梁华殿早已等候多时,段祺瑞才下船二人便立刻迎了上去:“末将见过段大人。”
段祺瑞环顾四周不动声色的说道:“回营再叙。”
营房内,三个坐下等卫兵们上完茶后便挥手让他们离开。待营房内仅剩下三人后,段祺瑞这才笑道:“都是老熟人,我也不客套,就开门见山吧。我此次前来除督战前线战事和检阅各藩属国军队等公开之事务外,实乃秘受皇上旨意而为,因事关重大不能留有任何文字或记录。只能口口相传,而且出了营门我也会矢口否认。”
“皇上有何密旨?”梁袁二人同时低声问道,他们很清楚需要派军种总参谋长亲自传令的,意味着什么。
“到不是皇上密旨。是皇上与众臣商议的方略,关于战后这片新占之地的处理办法。”
在对俄开战前,北占西伯利亚,西北进至秋明,正西收复被俄国侵占的各藩属国就是既定方略。在军事上考虑的很周全。但在如何统治这片地方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鄂木斯克是扼守西伯利亚北线交通的重要城市,这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中国西北部重要的军事重镇,将鄂木斯克建设成中国在西北部的军事支点将是必然之事。从鄂木斯克往西至未来边境线一带,将成为鄂木斯克的外围防御线,俄国无论谁主政,都会企图再次收复这块地方,所以这区域里必然驻扎有重兵防御。有大军在此,中国对这里的统治不会有问题。而自鄂木斯克往东就干脆成了中国的腹地,统治自然不是问题,需要的只是尽快大量移民开垦。以免浪费而已。正真忽略的是对西部这些曾经的藩属国的统治。
不牺放弃本国既得利益而出兵保卫朝鲜、帮助琉球与阿努依复国,这些在其它人看来是真正的宗主大国在履行保护藩属国的大义,也是中国在对周边这些曾经的藩属国展示中国****上国仁义的一面,以借此收拢当地势力的投靠并能有效分化欧洲列强在这一片的统治基础。从为各藩属国培养军官的第八旅的多次扩大和西部对俄开战后大量的中国仆从军来看,这样的战略是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中南两线的聂士成和刘盛休两军除了弹药以外其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