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0章 找乐子(1/2)

作者:舜君
赵穆穿过中堂,缓缓地来到了端王府的后院。

端王府的占地面积虽然没有他的岐王府大,但却十分的雅致。

尤其是王府的后院,独独突出了一个“雅”字。端王赵佶,你可以说他没出息,说他软骨头,说他无能,甚至可以把任何恶毒的言语加在他的身上,但是唯独不能说他“没品味”。

窥一斑而知全豹,赵穆走在端王府后院的回廊上,随便一瞥,便足矣证明端王的品位。

他的家中不以金银宝石之类的俗物装点,有的也是各种奇石堆砌而成的假山,还有成片的珍奇花草。而且赵佶本人可比李青萝那种附庸风雅的人强太多了,他院中花草,无论是种植和排布,都是非常的完美。

走过回廊,看遍了奇石堆成的“三山五岳”,迎面便看到了一处影壁墙。

而这影壁墙上题着一首词,赵穆定睛观望,随即喃喃诵读:“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赵穆念罢,也是发出了一声轻笑。他知道这首诗词,这是前朝李后主的《玉树后庭前》。当年他年少之时,母亲赵姬常教导他诗词。

其中诗以李杜,崔颢,白乐天为最。而这词母亲独爱李后主。

不光是自己的母亲,就连表嫂刘婴也是一样。这世间多少痴男怨女,皆奉李后主的词为最。

但是赵穆本人却不喜欢他。在赵穆的心里,一个亡国之君的诗词写的再风流也是枉然。

若论宋词,他更喜欢后世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等豪言壮语,岂不胜过那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

虽然赵穆和端王没什么来往,但是他读过历史,知道赵佶本人偏爱李后主的文采风流。

不过望着这影壁墙上的词,赵穆也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传说”。

在后世,常有人传言赵佶是李后主转世,他的降生就是李煜来复仇,故意败坏大宋江山的。

不过这种“传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甚至赵穆在这个时代,也听说过这种传闻。

据说赵佶降生之前,神宗皇帝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陈妃便降生下了端王赵佶。故而有“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的传言。

赵穆现在想起来,赵佶或许真的是李后主转世。毕竟他的命运和那位李后主,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文采斐然,喜好声色犬马,但唯独当皇帝不称职。而且也都落了個亡国之君,阶下之囚的下场。宋太宗强幸过小周后,甚至恬不知耻的让人作画。而赵佶靖康之耻,更是不必多言。

如今在这里看到李煜的词,赵穆倒也感颇为有趣。

绕过影壁墙,赵穆也不再多做耽搁,径直的往后院的正门走去。

此时的后院当中有从龙玄麾下的女从龙卫看守。除了不走脱一人外,更重要的是女看守更方便看守这些后宅女眷们,防止她们畏罪自杀,寻了短见。

见到赵穆到来,值守的从龙卫纷纷对他行礼,并且口呼“拜见陛下!”

赵穆对着她们点了点头,抬了抬手,示意她们起身。两人起身后,开了房门,便让赵穆走了进去。

正式进入这后院,赵穆更是大开眼界。

此时的他宛若那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看什么都感觉新鲜。

自己的岐王宫和京城的岐王府,虽然也是富丽堂皇。但跟赵佶这里比起来,多了很多媚俗之气。亭台楼阁,满池的荷花是应有尽有。

赵穆刚行了几步,便看到了一伙女子,她们每个人都穿着短打,头上带着抹额。赵穆知道,这是大宋蹴鞠球手的打扮。

呼延瑾等人,在岐王宫中,也是常玩这种运动。

不过呼延瑾,木婉清,阿朱等人都是有武功傍身的女侠客,她们飞檐走壁易如反掌,蹴鞠的水平自然也不是端王身边这些寻常女子可比的。

面对着这些女孩们的欢声笑语,赵穆倒也没有打扰,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着。

不过赵穆也是有些佩服她们的心态。端王犯的可是谋反的大逆之罪。

就在刚刚的大朝会上,支持严惩,灭端王三族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

如果不是苏轼兄弟和赵穆出言建议“不搞扩大化”,端王后妃,及其他们的家眷们,怕是都得上菜市口。如今她们死到临头,还有心情蹴鞠,赵穆不得不说,这心态是真好。

而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望见了赵穆。

她连忙吓的跪倒在地喊道:“参见陛下!”

听到那女子的喊声,其他人也都是齐齐的望向了赵穆,然后跪在了他的面前。

赵穆这个时候走上前,他仔细的审视了一下这些女子们。其中赵穆认识的有郑才人,还有韦美人。她们两个均在场。

郑才人方才坐在一旁观看,而韦美人则是直接上场和她们一起踢。

但寻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致命邂逅,总裁你小心 木叶忍界,接受宇智波正义的群殴吧 网游之闲庭信步 龙焰苍穹 文艺霸权 农媳V5:军长别上瘾 新神王传 木叶忍界,接受宇智波正义的群殴吧 龙王殿 妖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