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老夫人被说得破涕为笑,庆和帝也忍不住赞道:“还是顾老太爷有本事,几句话便劝住了老夫人。”>
“哈哈哈——”顾老太爷笑呵呵地摆手,见楚家老夫人的神色稍缓,这才说道:“两个孩子原本就是皇上圣旨赐婚,这也算是天赐的姻缘。如今,两个孩子都在京城,我们这些做老人的便想尽快将婚事办了,将玉儿娶进门,尽快抱个重孙子呢。”>
一席话,再度将其他二人逗笑。>
楚玉原本就是皇家的隐藏血脉,如今有皇上在场,楚家老夫人自然不会多嘴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庆和帝的身上。>
庆和帝沉吟半晌,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他当初赐下这桩婚事时,自然希望两个孩子尽早完婚,借此机会将楚玉接到京城来,也好寻找机会多见几次。>
可是现在……>
“皇上,老臣觉得十月初一不错,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也是够用的。”>
庆和帝下意识地摇头,“时间太过仓促。”>
“皇上,顾家早已经做好了迎接楚大小姐的准备,哪怕是明日就举行婚礼,也是可以的。”>
庆和帝看着顾家老太爷得意的模样,心里有些烦躁。>
楚玉是他的女儿,哪怕不能公之于众,他也希望能找个理由册封为郡主,再以此为媒介,多多赏赐一些嫁妆,也算是全了自己做父亲的一颗心。>
现在看来,这个机会似乎不太好找。>
“老夫人,您觉得如何?”顾老太爷觉得庆和帝有些奇怪,便将目光落在了楚家老夫人的身上。>
这桩婚事虽然是皇上赐婚,但说到底还是楚顾两家联姻,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们自己做主的。>
楚老夫人下意识地看了眼庆和帝,见他没什么反应,便说道:“我觉得甚好。”>
庆和帝抬眼看了看楚家老夫人,见她冲着自己露出自信的微笑,想来楚家也是早已准备妥当。>
“既然顾老太爷和楚老夫人都觉得这个日子好,那就定在十月初一吧。”庆和帝想了想,又说道:“老夫人,有时间带楚小姐进宫来,皇后一直都想见一见呢。”>
楚老夫人不住地点头,“好好好,一切都听从皇上的安排。”>
出了皇宫,两位老人家客气了几句之后,就各回各家了。>
而庆和帝却独自一人坐在清凉殿中发呆,就连闻讯而来的陈皇后何时站在身边都不知道。>
“皇上,楚家老夫人走了?婚期如何定的?什么时候能让那孩子进宫来看看?”陈皇后连珠炮似的发问。>
庆和帝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眼站在身前眼眶红润的陈皇后,心情复杂地拉住了她的手,让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这才说道:“日子定在了十月初一,真也让老夫人最近找个合适的时间将孩子带进宫。”>
十三年了……一别十三载。>
陈皇后忍不住潸然落泪,她阔别了十三年的孩子,终于可以见上一面了。>
“皇后,一定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如今前朝后宫的形势都不太好,你现在又怀有身子,一定要多加注意。”>
陈皇后闻言下意识地抚摸着肚子,“如果这一胎是皇子,那是最好了。”>
庆和帝的目光沉了沉。>
是啊,他们都盼着这一胎是皇子,也只有这样,陈家才能坐稳后位。>
至于当今的太子殿下……>
他不过就是个挡箭牌而已,一个可以协助陈氏登顶后位的挡箭牌而已。>
毕竟,不会有哪个皇帝肯将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
若真有一日,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如今的假皇子登基,那也只能屠了楚家满门,不让北齐江山易主才好。>
陈皇后知道庆和帝对她的好只是利益上的权衡,与情爱无关。>
但即便如此,她也很知足了。>
“如今南夏和东吴的局势不稳,虽说他们内讧与咱们无关,可是咱们还得小心谨慎一些才好。尤其是南夏,简直是胆大包天。朕就怕他们背着朕联合皇子们搞分裂。”>
陈皇后皱了眉头,这话不就是在说陆流年嘛。>
“皇上,臣妾倒是觉得二殿下不是这样的人。”>
庆和帝有些诧异地看向陈皇后,“说来听听。”>
陈皇后娓娓道来,“二殿下一直都对储君之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明里暗里也没少做事。但他却不是愚昧无知的孩子,他应该明白,争夺皇位是一回事,通敌叛国是另一回事。臣妾相信,二殿下不会做过火的事情。”>
庆和帝定定地看着陈皇后,看着她眼睛的星星点点,心里觉得有些异样。>
陈皇后被看懵了。>
“皇上,臣妾说错什么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