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对秦关这些乐队的同学问题不大。长征组歌就分为两个声部,小提琴是属于高音声部的,主旋律的成分居多,按照乐谱演奏就是了。麻烦的是合唱队的同学配合。对于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学员来说,唱高音部的还好,因为基本唱的就是主旋律。唱和声部的就比较难了,没有钢琴定调,只能依靠一部手风琴定调,反复排练总是感觉不太准。后来只能让手风琴搭配着练习了。因为乐器组还有《洗衣舞》等节目要排练的。
反复练习这些乐曲,虽然没有小提琴练习曲的难度,但是秦关感觉自己的指法和弓法是越来越熟练了。本来乐队合奏,只要指法不出错,拉错音,弓法好坏(影响音质)在一群乐曲声音掩盖下倒也听不出多少来了。而且合奏有个好处就对节奏的训练。一群乐器演奏,只要一把小提琴节奏不对都显得很突出的。所以对节奏要求很严。
开始,小提琴部的节奏总是出问题。可能是大家水平不高吧。后来任巫中同学指出了一个关键,对小提琴的几个同学说,你们拉琴要注意看指挥的节拍啊!不要自己顾着自己在拉,要看指挥的节拍。
原本秦关也不是很清楚乐队指挥的作用,平时总以为是指挥在乱比划呢!这时才知道,乐队指挥是全队的节拍定时器啊!
经过任巫中同学的指点,果然非常有效。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就是不一样。
当年没有专业的人士指导,而且琴垫一般的质量也不好,所以大部分自学小提琴的人夹琴多多少少都是存在错误的。例如秦关学琴就一直强调耸肩扭颈,造成颈部很累,而且还认为夹琴颈部很累是正常的。其实在专业的教学中,首先就要解决夹琴。夹琴的理念是颈部要放松、舒服和不紧张才是正确的。
夹琴姿势不正确,造成颈部紧张,长期下去就容易造成颈椎受伤。这是很多自学小提琴者的通病。
后来过了很多年,国家开放了,与国外交流大大增强。秦关有机会认识了一个在美国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留学生,他在美国从事了多年的小提琴教学工作。已经是小提琴教育家了,获得过美国最佳小提琴入门教师的荣誉。
在与他的交谈和学习中,秦关才知道自己年轻时候的夹琴动作是错误的。在这位专业小提琴家的指导下,更换了质量好的琴垫,改正了夹琴姿势。秦关才知道原来小提琴的夹琴应该是很轻松的,颈部基本不会太累。但是这已经是秦关成为大学教授,早就错过了学习小提琴的最佳时期了。这是题外话了。
今天一天下来,秦关夹琴已经夹得下颚骨生痛了。感觉夹琴是小提琴入门最艰难的一关了。
终于,各个节目都练得七七八八了,还有明天下午的最后一次排练就等后天晚上的表演了。
星期二下午只有自习课,各个班晚上有节目的同学自然都获准去准备节目了。晚餐学校饭堂加菜,生活委员下午就已经通知到总务科领回加菜票,第二节自习课上课时就发给了同学们。搞得大家已经没有多少心思自习了。都在想着晚上的加菜呢!
秦关这时正在教室演算着一道平面解析几何的习题。拿到加菜票塞进口袋就继续在推演着这道习题,没有太注意班里其他同学的状况。
这道题目是:
若半径为1的圆分别与y轴的正半轴和射线y=(31/2/3)x,(x>0)相切;求圆方程。
,(原式)
因为是刚刚学完的课程,这道题开始感觉无从下手。秦关已经考虑了差不多一节课了。因为做不出题目吧,秦关这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根本没有将什么加菜看着太大件事,起码还没有下课嘛!急什么?而且是每人一份的,去早了也没有用。
反复看了前面的课程内容,秦关终于有了解题思路了。他在白纸上先将直线画出来,再按照题意画了一个相切于直线和轴的圆。如下图的样子。这时根据图秦关突然想起圆切线到圆心连线不是直角的吗?
对!他按照这样的意思做了如图的虚线辅助线。知道了圆半径等于1,如果知道圆心坐标就能写出圆方程了。关键是切点到原点0的距离。
开始,秦关总是想从圆切割线定理和勾股定理入手。可惜始终没有结果,草稿纸都推算了几张了。后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知道了直线方程不就是知道了这条射线与轴的交角了嘛!马上就能够确定:
tg=(31/2/3);∠=30°;
所以按题意用几何知识立即可以得到:
∠0=60°;∠0=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
所以解得圆方程:(x–1)2+(y-31/2)2=1
题目完满解决!推开稿纸,秦关深深舒了一口气。再回顾一下解题过程发现自己是一开始就走错路了,足足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如果是考试遇到这种情况就麻烦大了。正想再看下其他题,突然一阵下课铃声响了。看看课室,这时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人了。这才想起今晚要演出,晚餐饭堂还加菜呢!急忙收拾台面上的书本文具塞进抽屉,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