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阁殿之中。
百官跪伏,沈楠高坐上方,帝眸冷眼俯视下方。
气氛也在这一刻为之凝滞起来。
丝丝冷汗从百官的额头缓缓流淌下来,便是泷师、王圣也能感受到那种独属于沈楠的帝王威势,那种威势跟他们印象之中的完全不同,他们甚至有一种面对十四境存在的恐怖,或许昔日白鹿圣人面对大奉太祖的时候,便是如此?!
一时间。
泷师竟是有些恍惚起来。
也就在这般看似漫长,实则数息凝视之下。
沈楠缓缓开口:“平身。”
百官皆是缓缓起身,一个个低垂着头,他们眼中皆是骇然,亦是惊觉自己的后背已被汗水彻底打湿,虽说这些时日他们都能感受到沈楠愈发隆重的帝王威势。
可无论是泷师,还是王圣都已许久未曾见过陛下。
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五品、四品的官员。
在他们大多人的印象之中。
沈楠依旧还是昔日刚刚登基之时的稚嫩帝王,那时的陛下虽是有所威严,但稚嫩的面容还是让人难免有些轻视,尤其是在大奉短短一年内就连丧两帝的情况之下,帝王威严早已没有往日那般强势,只是今日得见,却是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了。
何为帝王威严!!!
氛围也在这一刻愈发的压抑。
沈楠冷漠的扫过泷师、王圣:“尔等既要来见朕,为何此时却是一言不发?”
儒家今日的声势的确是惊人。
但这也是沈楠刻意放任的原因,若非是如此,以他对于帝都的掌控力,宫门前如何能够汇聚那么多官员,帝都之中的儒士又如何能那般肆意。
儒家这次的勾连,也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儒家的底蕴。
但正因为如此,反而也让沈楠对儒家愈发不喜。
只是一个科举,一个国子监。
儒家整个体系都为之触动,帝都数十万儒士、数万官吏皆是为之所动。
这大奉到底是沈家的,还是儒家的?!
似是感受到陛下的冷冽态度,百官皆是头颅愈发低垂。
泷师、王圣亦是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压迫感。
良久。
泷师方才深吸一口气,站出来说道:“臣等这般行事,实属无奈,陛下自登基以来,便久不上朝,内阁重臣亦是难得觐见陛下,所上奏疏皆是留中不发。”
“臣等也唯有如此方才能够觐见陛下。”
“此次所来,亦是为科举、国子监之事。”
“此事关乎大奉未来,亦是关乎大奉数十亿人,决不可首辅一人决断!”
“当以首辅为首,内阁为辅,协助斟酌科举、国子监之事!”
“恳请陛下三思!”
泷师说完后便是作揖深拜,其姿态已是放得极低。
而在泷师做出表率之后,王圣亦是作揖深拜:“恳请陛下三思!”
“恳请陛下三思!”
百官亦是一个个皆是作揖深拜。
这些人虽是惊悚于帝王威势,可在有人带头之下,还是齐声附和。
只因科举跟国子监深深触及到了他们的根基利益。
而且他们所要求的条件也的确是不过分,最起码在他们看来已是卑微至极。
只是想要一丝丝的话语权而已。
然而....面对这般百官卑微恳求的画面。
沈楠却只是眼眸愈发冷漠:“大奉立国以来,足足不值。
帝都数十万的儒士、数万的官吏也比不上商鞅的一个法术势。
更是比不上沈楠那几句冰冷的话语。
儒家亦是丝毫没有忤逆陛下的胆量跟底气,他们能做的只能是以无声的抗议来抗衡陛下。
比如说接下来他们亦会不断组织人来宫门前请命,以此来让陛下略微妥协。
仅此而已!
至于说所谓的勾连大奉官员撂担子,那是谁都不敢的。
就算以泷师、王圣的威望能够做到这点,可他们也是不敢的!
因为陛下是真敢杀人!!!
..........
接连三日。
宫门外皆是聚集了数百名官吏或是儒士静坐。
对此。
沈楠也只是冷漠的俯视着,他既没有让执金吾驱赶,也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而是静静的等候着。
也就在第四日的时候。
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整个帝都。
怜生教自丰州、云州、剑州三州之地起义造反!!!
沈楠亦是在第一时间下达圣旨:“册封白起为武安君,加授天下兵马元帅,平叛经略,统辖川州、剑州、云州、江州、雍州等五州兵马,即刻出征平叛!”
“袁天罡所统帅镇魔司、商鞅所统帅执金吾,一同协助平叛!”
“赐镇魔司先斩后奏之权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