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临县二中,位于山东省昌临县北面的黄庙镇上,离县城约四十里路,一个极其普通的乡村高中。
教学楼二楼的高一年级三班内,同学们都有点不安分地坐着,或左或右扭着脑袋,低声聊着,一脸的兴奋劲。
今天七月十二号,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完毕,拿到成绩单后就可以放假回家了。
唯有一个人例外。坐在教室东南角,最后排靠窗户的赵云轩手里把玩着钢笔,眼睛望着窗外。
成绩?去他妈得成绩吧!他无声嘟囔一句。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摞试卷轻轻放到讲桌上,微笑说道,“同学们,高中第一年过去了,总起来说,大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为整个高中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也为以后的高考,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老师三十多岁,中等个,带着眼镜。教课有八年了,成绩不错,受过县教育局的嘉奖。
他讲究教育应该多元化,喜欢利用一切机会,这不,又用那不紧不慢的语调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导:
“当然,大家成绩有,不足也肯定不可避免。这里是各位同学的成绩单,后面还附有各科目代课老师对你们的点评。希望你们不要随便一看了事,要利用暑假时间把不足的地方加以提高。这可是老师们辛辛苦苦整理的,希望你们要珍惜。”
李老师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们班成绩不错,各位同学再加把劲,把年级的前几名都给我拿下来,我也可以露露脸。不要总是在反面出典型。好吗?”
说这话时,李老师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赵云轩。
“好!”寥寥几个同学懒洋洋应着。
赵云轩身体转了过来,很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只是在对视到老师的目光时,马上又转到窗外。
班长田乐驹和学习委员温建杰协助老师,按照成绩的好坏顺序,一份一份地发着成绩单。对其中成绩不错的,李老师竖了竖大拇指,一个劲地嘱咐着要保持,要提高,别自足,别松劲。
高一年级九个班,前十名本班占了四个,稍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前三名。
发到后几名,李老师的脸沉了下来,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到了张奇科,他干脆大声喊出来:“张奇科,你怎么学的,就考了这么一点分,你对得起老师吗?你对得起父母吗?你对得起你吃的粮食吗?”
张奇科不吭声,接过来放到书包里。
他考的确实不好,总共七百多分,他考了不到一百。不过他一直占据最后一名,早就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咦,常规到张奇科这里就到头了,怎么没有我的?
赵云轩犹豫着向班主任投去疑问的表情。
“同学们,放假时间正式开始,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不过在这之前,给大家布置一项另类的作业。”李老师顿了顿,吊足同学们的胃口后才接着说道:
“现在,好多学校都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班也要搞一次。这次活动的要求是贴近社会,对各位同学来说,就是说要有现实意义,有乡村气息。每个同学都必须完成,开学后老师首先要检查的就是这个作业。”
李老师把讲桌上的东西整理一下,这才下达了解放的手势,“都等急了吧,暑假正式开始,大家可以走了……哦,赵云轩,你跟我到我办公室来。”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教室里炸了锅,都急匆匆的收拾书本文具等,并抬眼同情地看着慢慢走出去的赵云轩。
“老师,您?”等李老师回到办公室坐定后,赵云轩诺诺问道。
李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成绩单,瞪视着眼前的赵云轩,想发火又忍住了,叹口气说道,“云轩,是不是还放不下那件事?”
赵云轩低着头,没说话。
办公室里其他老师都放假了,周围静悄悄的。几分钟过去,李老师无奈苦笑了笑,开口道:“我不再多说了,还是那句话,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暑假期间好好放松,九月份开学时,老师希望能看到你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能做到吗?”
赵云轩眼睛看着脚尖,轻轻点点头。
李老师把成绩单递给赵云轩,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下滑了三、四十名,从前几名到最后几名。哎!一时的不冷静,一个好小子就这么毁了。”
赵云轩回到班里,胡乱地收拾一番后,向等着锁门的班长摆了摆手,背着包默默返回宿舍。大部分同学都走了,还剩下张奇科和韩弘文。
他们三个人都是金马屯镇的,家离得不远,平时关系很好,经常约好一起来、一起走。
赵云轩把包往床上一扔,也不脱鞋,爬到上层自己的被窝里,“你们先走吧,老师留我还有点事。”
等他俩走后,赵云轩这才拿出成绩单,不自觉地摇摇头。
总共考了二百多分,各门功课都不及格。
好像其他同学评语写的都挺多的,包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