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零二章 千头万绪(1/2)

作者:古代机械
[第9章 第七卷故土情深]

第608节 第六零二章千头万绪

得知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后,雷晓飞在慨叹君主制的弊端之余,更为忠王的做法而不齿。兄弟阋墙,请外人帮忙已是不智;为了自己的私欲,弃国家、人民的利益不顾,那更就是猪狗不如。

不齿归不齿,那些都是皇家的事,还不到雷晓飞来管,他只能心怀不忿地暗下咒骂几声就吧。极力处理好当前番山墟的处境,才是他现在当务之急的事。

雷晓飞亲自审讯的叛军第二号人物,还真如雷晓飞的所料,是叛军的军师,人称陈军师。

了解了战事的来由后,雷晓飞又详细地向陈军师了解了他们生活那个海岛的状况。

大华领土上最南方的那个大海岛,应该就是雷晓飞前世的海南岛。在当时,大华官方对这个地方的称谓是天南岛,象征着它是在大华这片天最南面的意思。但海岛上的居民却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水尾岛。

水尾,是南粤这一带的俗语,它的原意是指水的尽头,而暗含的意思却是形容没有出路,也就是说,海岛上的居民因为生活困苦,对这片土地已经绝望。

在雷晓飞前世的记忆中,海南岛是一块富饶的鱼米之乡,那里土地肥沃,海产丰盛,应该足够有让几十万人过上富足生活的资源,肯定是由于那里当代的生产落后,以致不能自给自足。

此刻,雷晓飞萌生出了帮助那里居民脱贫的念头,但这一切,要等他打胜了这场战争后再说。

最后,雷晓飞向陈军师查问了叛军中,谁会暹罗的语言。陈军师说,他因小时候跟家人在暹罗的京都做过生意,所以精通暹罗语。

听说了陈军师不但会暹罗语,还在暹罗的京都待过时,雷晓飞马上就生出了要降服他为自己所用的想法。

雷晓飞沉吟了一下后,严肃地对陈军师说道:“以你那叛军第二号人物的身份,按大华的法例,足够诛你的九族。现在,有一个让你将功赎罪的机会,做好了,我替你向刑部求情,不但可以免去你家族的罪,还能保住你的小命,你愿不愿意争取?”

陈军师听了雷晓飞前半段的话后,又被吓得差点失了禁,当听说到自己还有活命机会时,哪还不把头点得如捣蒜?

雷晓飞令人将陈军师押下,分开单独关押。然后让其他负责审讯的人,对叛军各路首领继续审讯,尽量多挖掘对方的情报,他自己则放下了审讯工作,到城头上去巡视起城防工作来。

暹罗军那边今天没有动静。

想来是暹罗军经过了这两场的大败之后,要对部队进行一些必要的战略调整,也要对番山墟的新式武器做一些必要的防备措施,更要让兵士们休养一番,恢复他们那被狠挫的锐气,所以,他们就没有出动攻城。

雷晓飞估计经过了火攻和水攻之后,敌人肯定就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防备,下次再施展这两种战术时,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雷晓飞在昨天已经开始发挥众人的才智,合集体的智慧来想出了一些新的名堂,一些新招数,准备用来对付敌人。

番山墟往南方向一里左右的范围,从巴蜀过来的特务连已经布下警戒。番山墟的南城门前,一班屯兵正在忙碌,他们在城门外几十米的范围内,把干的、湿的稻草和那些能产生恶心气味的植物堆积起若干堆,为雷晓飞设置的“化学战”作准备。

向正在城头忙碌的周守备,见到了雷晓飞后,忙向他汇报了昨日会议上布置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洪彪已带人出发去摘那些能让人发痒的植物;洪七公、洪欣父女也已经汇合穗城那方的丐帮捉蛇能手,到处捕蛇去了;而文武负责的侦察,也一大早就从墟里出发,在向导的带领下,向暹罗军的军营摸了过去,估计中午时分就会回来。

雷晓飞听了周守备的汇报后,就吩咐他在各路人马回来后,召集他们到自己的临时公署,商讨骚扰敌军的行动。

雷晓飞绕城巡视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回到了自己那临时的办公地方,考虑起那因战争而带来的千头万绪的事来。

雷晓飞先考虑的是粮食的问题,番山墟的居民面临断粮,这两天已经开始喝稀的了。如无意外的话,巴蜀第一批发出的两万斤粮食明天就会到位,随后而来还有八万斤的粮食。但十万斤的粮食,对现在灾民为患的番山墟来说,不过是一两天的口粮。

粮食还要源源不断地送来,才能解决番山墟在完结这场战争前的粮食问题。幸好,这一年来,巴蜀的各地大丰收,治理联盟的储备粮食不少,先送来让番山墟渡过难关再说。而且,他岳丈丹枫的辖区,今年成绩也不错,让他也支援部分粮食过来,应该问题不大。

雷晓飞想到了这里,就立即拟了两封信,让丐帮的通讯员马上发往巴蜀和与湖南,请两方速筹粮食发来支援。同时,雷晓飞还请丹枫帮他筹备一些大型炮仗、沙煲之类的物品,准备大量生产自己发明的、屡建奇功的“土手榴弹”。

粮食的问题有了着落后,雷晓飞才放下了一半的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