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三四章 踏足边境(1/2)

作者:古代机械
[第9章 第七卷故土情深]

第640节 第六三四章踏足边境

雷晓飞前世的泰国,与中国并没有接壤的边界,从种猜和差信的描述中,应该是暹罗国占领了他前世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方,才让两国之间有了接壤。

在雷晓飞的印象中,他前世时的泰国与中国隔着一个盛产鸦片的金三角。而番山墟的位置,应该是在他前世时的番禺、顺德左近。所以雷晓飞估计,番山墟到暹罗国的直线距离,起码超过一千公里。

直线距离都超过一千公里,那路途肯定就更远了。差信说,他们的传令兵,快马都要走上八天,才能从番山墟回到本国。

那时的快马,单骑一般一天可以走二百公里左右,那八天就是一千六百多公里。也就是说,雷晓飞他们要在五、六天之内赶到暹罗国的话,就要每天走三百公里以上。

为了赶在暹罗入侵军的报告周期之内到达暹罗国,雷晓飞就把远征军分批行事。

雷晓飞带领的那班先行的武林高手为第一批,挟着差信和陈军师两人,日夜兼程走在远征军的最前面。这一行,每人配两匹马,轮番更换坐骑。

特务连为第二批,他们一人一马,紧随雷晓飞他们之后。

中军的部队又分两批,配马的八百人紧随特务连其后,步兵就与后勤部队一齐押后。

雷晓飞他们一行人,每天赶路的时间超过十小时,而轮番更换坐骑,能让他们每小时能保持四十公里左右的时速,所以一天下来,也能赶个四百公里,按这样的速度,四个昼夜,他们就可以赶到暹罗。

一路上,雷晓飞白天边赶路,边苦思对付暹罗的手段,晚上宿营时,就向差信和陈军师详细了解暹罗的情况。而且,他还组织随行的众人,跟着差信和陈军师,学习一些常用的暹罗言。

到了第四天的中午,雷晓飞他们一行人终于用了暹罗传令兵一半的时间,就到达了大华与暹罗接壤的边界。

其实,所谓边界,不过是两座小山包的交汇处,不知哪个朝代在那里竖着一块磐石石碑,就算是两国的分界点。雷晓飞两世为人都没有到过这边的地方,所以,他不知道这里在他的前世,应该是属于哪个地方。

从大华入暹罗是没有路的,因为那时,两国没有正式的交往,而且,两国的接壤处,又人烟稀少,除了一些做生意的人外,这一带,几乎没有人走。就因为走的人少了,所以没有了路。

雷晓飞从差信那里了解到,从这走五六十里,才能见到暹罗的墟集,这五六十里的沿途,基本就没有村庄。

雷晓飞他们一行,在属于大华那边的小山包山脚下马后,就隐入了小山包的树林里。

雷晓飞带众人把马拴好后,直接越过对方边境,登上了属于暹罗那边的小山包,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观察起四周的环境来。

下了小山包,还真像差信说的那样,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极目望去,四周不见一丝人烟。观察了一阵后,雷晓飞见确实没有什么可看,就派出了青玄子与文武,让他们深入腹地去侦察,遇到了墟集后,不要入墟,马上回转。

青玄子与文武两人领命而去后,雷晓飞带众人退回了他们的栓马之处,边休息,边等后续部队,边思索行动方案。

对于这次的行动,雷晓飞直到现在,还没有个具体的行动方案。他这次出兵的目的,是要惩戒暹罗国,让他们知道大华的厉害,以后不敢轻举妄动,最好是迫对方签定合约,以后不再侵犯大华。但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的呢,他却还没有想好。

雷晓飞当然不会狂妄到以三千多人去攻打一个国家。虽然暹罗国是一个小国,但始终它还有百万人口。入侵一个国家,就等于与这个国家的全民为敌,以三千多人去打百万人,这样以卵击石的傻事,号称天才的雷小哥当然就不会做了。

那么,要怎样行动,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雷晓飞陷入了沉思之中。

直到了青玄子与文武两人了回来,才让雷晓飞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青玄子和文武两人,汇报了他们的侦察结果,从对面那小山包出发,一路确是村庄稀少,直走了五六十里,才能见到了第一个墟集,那个墟,也似番山墟般,建成一个关卡,应该就是暹罗国最北的关卡。

那关卡,远没有番山墟那般宏伟、坚固,只是像一些普通民居一样,用泥、木建成,也不高大,文武夸张一点说,给他一百人,他就有把握拿下这座关卡。

雷晓飞用纸笔记下了两人所述说的地形情况后,就去找陈军师让他把所知道的暹罗情形一一详细说出。

陈军师说完之后,雷晓飞又找来差信,向他了解有关的情况。

差信犹豫了一番后,还是告诉了雷晓飞,过了这道关卡,再走一百多里,就是他们的京都。因为暹罗国在这个方向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战事,所以这方的戒备很松。

雷晓飞又详细地向差信了解暹罗京都的情况,特别是向他了解皇宫的情形。

差信知道雷晓飞要做对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