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六九章 模具锻造(1/2)

作者:古代机械
雷晓飞他们一行刚踏入了湖南的地界,就受到了丹枫与正好在湖南这边的洪欣的迎接,他们是从丐帮的联络中,得知他们的行踪。

丹枫与雷晓飞这对翁婿见面,也没有寒暄,就话入了正题。丹枫把当朝的形势给雷晓飞做了介绍之后,接着告诉他,皇上两天前降旨,让他们各路的“诸侯”,把铁资源各召集到的铁匠,尽快组织运到京城去,等雷晓飞到京城后处理。他这次来湖南,就是要办此事。

雷晓飞听了丹枫的述说之后,沉吟了起来,隐隐中,他好像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之处。雷晓飞沉思了一阵之后,向丹枫问道:“岳丈,您有没有想过在京城制作兵器,有什么不妥吗?”

丹枫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这群人就是忠直惯了,一生只会按圣旨行事。圣旨说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条,他们哪会去考虑圣旨对不对?

“把大量的兵器放到京城去制作,肯定就会惊动忠王那方的人。那样,一是会造成打草惊蛇,甚至迫虎跳墙,迫忠王采取行动;二是京城的许多行业还控制在忠王的手中,办起事来会有许多不方便;三是铁资源的运送和做好兵器后的发运也不方便。”

丹枫想了想后,也认为雷晓飞说的有道理,就忙问女婿:“那你认为在哪里制造兵器最合适?”

“江夏。江夏是中原的中心,水陆交通又便利,到中原的各地也要比京城方便。而且,江夏是我们的地头,我们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还能隐蔽着做,让忠王那边不知底细。”

丹枫听了雷晓飞的话后,也不禁点头认同。不过,他稍思索了一下之后,担忧地对雷晓飞说道:“皇上的圣旨已经发出,总不能让皇上改圣旨吧?朝令夕改,那可是皇命的大忌呀。”

雷晓飞哪知道还有这些规矩?不对的东西,难道就不应该改?最后,他沉吟了一番之后,只好无奈地说道:“我们马上把这个情况禀报皇上,让他定夺。



雷晓飞当即把自己的分析,用丐帮的“飞鸽传书”飞报正勤皇。

第二天,正勤皇马上给他的那班“诸侯”下旨,把铁资源运往江夏,并传旨给雷晓飞,让他先全权处理制造兵器的事,而厨艺大赛呢,他就延后一个月举行。

雷晓飞从在暹罗接到圣旨开始,已经考虑这个兵器制作之事。在人手不足的前提下,要提高功效,就只有靠设备了。

在雷晓飞前世时,打铁一般是用水压机或空气锤之类的压力设备。像兵器这样的小物件,最适用的锻打设备是空气锤,但在当代的加工条件之下,哪能造得出压缩空气?单是气缸这样的精密零件,已经无法加工。

雷晓飞经过深思之后,还是决定用自己在当世发明用来碎煤的“威也锤”,来锻造兵器。虽然这设备用在锻造工序上、特别是小件的锻造上,并不太适合,因为它的动作连贯性不够,但在没有选择之下,它起码能代替人手。

决定了设备,就要考虑制造的工艺流程。虽然用“威也锤”来锻造兵器,要比人手锻打快,也可以节省了人力。但制造“威也锤”和从江水中借力的转轮,却需要花费不少的功夫,所以一下间不可能制造出多台的“威也锤”

如果只靠这一、两台的“威也锤”,对制造的进度帮助不大,所以,雷晓飞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在雷晓飞前世时,靠压力制造的批量零件,一般都是用模具来提高效率。所以,雷晓飞也准备做几套简易的模具,来锻打兵器。

在当代,因为没有加工设备,要制造模具,就纯靠手工制作。这工夫,当然就只有雷晓飞一个人能做了。当代的人,连模具的观念也没有,更不要说是制造了。

雷晓飞来到了江夏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带着周学士父女去选适合在江水中借力的地方,让丹枫找人铸造他需要的“威也锤”锤头、平台和模具用料,还让早他一天到达的妙目神尼用她从白云寨带来的麻,纺织代替“威也锤”威也的绳子。

借力的地方选好之后,雷晓飞就把制造“威也锤”和转轮的工夫,派给了周学士父女带“文华阁”的能工巧匠去做,自己则投身到了模具的制作中。

雷晓飞在前世读技校时,曾经就实习过用模具打铁。那时,他们打的是一种带柄的齿轮坯。

雷晓飞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们打那种带柄的齿轮坯,是先用空气锤锻出一个粗略形状的毛坯,然后就把这个毛坯烧红放入模具中,再用空气锤把放入模具中的毛坯锤打,让它成型,这样,就能打出一批形状相同的工件。

雷晓飞现在就是要用这种的方法来打造兵器。所以他要制作这些兵器的成型模具。

由于在当代没有机加工的设备,雷晓飞就只好用最原始的手工艺,来制作这些兵器的“威也锤”模具。雷晓飞前世时读技校时,学的是锻钳专业,那些钳工的基本功还没有忘记,现在,他就用那学成以后基本没有用过的钳工技术,来制作这些模具。

还幸好,需要制造的兵器品种不多,只有刀、枪头和箭簇三种,而且这些兵器的形状也并不复杂,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