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为了什么(1/2)

作者:十耳
明白归明白,不代表什么事你都做得出来。

萧正阳从徐江的表现中,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但是,他却做不出来。

八一节日,对地方来说,可能是个无足轻重的节日,对于当兵的人来说你,这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节日。

萧正阳能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最后一个能在部队度过的军人节日,可对其他人来说,包括对瑶山连队的官兵和徐江来说,却不是一个什么了不得的节日。

八一嘛,年年过,都是这么回事,没什么特别的,今天为什么要特别一点呢?

可是,对萧正阳来说,他的心情,却是无比的复杂。

就算不是部队,就算他不是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仅仅说,他只是某个企业一个普通的员工,工作了十几年,也是有感情的吧?更何况,萧正阳十九岁当兵,到现在为止,在部队待了十多年。

人如果没了感情,和猪狗猫蛇有什么区别?

萧正阳是一个有感情的人,雷鸣也是一个讲感情的人。

八一节的会餐,即便没有领导过来,但是这个场面,也绝非前几天郑乾在这里的时候,特意为他加菜的场面可以比较。

因为,节日就是节日,特别是军人特有的节日,是一般的日子比不了的。

军民共建,不是一句空话。

瑶山连队附近的地方单位,在这个日子,不约而同地来到瑶山连队。

萧正阳虽然已经不是指导员了,但是他也没闲着。

山下左边的杨村镇,人大主任于兴国来了,山下右边的管城镇,党委副书记腾云山来了,山下蚕场的老总刘天君来了市里供电局的彭局长也来了。

徐江也在热情招待,但是这些人,都是和他打个招呼就完事了,主要的精力,全放在雷鸣和萧正阳的身上。

这虽然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事情,但是萧正阳也没有为此单独解释过什么。

坦白讲,部队自己的经费,只能解决部队的基本生存问题,地方的共建,才可以解决部队一些文体生活的需求。

瑶山连队的液晶电视,是杨村镇去年八一的时候送的,瑶山连队的篮球场,是管城镇去年八一的时候给的经费修的,瑶山连队的台球桌,是电业局的彭局长去年给解决的。

作为瑶山站的指导员,萧正阳为了连队的建设,是没少喝酒的。

不是说,地方的领导喜欢喝酒,也不是说,萧正阳喜欢喝酒,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地方领导如果愿意为部队投入金钱和精力,有百分之九十,是看在他们和连长指导员的私人感情上。

共建嘛,这是部队的责任,也是地方的工作,但是,共建这个事,对地方单位来说,没有硬性指标,只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事情。

杨村和管城,一直在瑶山连队的附近,多少年来,他们都参加了瑶山连队的八一节日,可是,却从萧正阳和雷鸣当指导员和连长的时候,才开始给连队送东西,这是纯粹因为工作的缘故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感情的问题。

这就是萧正阳没有和郑乾明着说出来,他希望过完八一之后再走的一个隐蔽的原因。

今年是最后一次机会了饿,他希望再从地方领导那里争取一点实质上的支持,再为连队改善一下生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句话有点过分,可是对于萧正阳和雷鸣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就是该天诛地灭的人。

三年嘛,也就是三年,两个人在一起搭档,在连队不用说,纯粹是为了公事,在对外交往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也是纯粹为了公事。

贪图利益的人,不是好人,贪图利益的连长和指导员,在某些方面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好人。

领导不是常说嘛,要解决连队的问题,不要老是讲究客观条件,而是要从主观上想办法。

萧正阳和雷鸣,这几年以来,就是从主观上想了很多办法。

但是,不得不说,主观上想的办法,对内来说,叫做认真细致,对外来说,除了喝酒,就是喝酒。

于兴国,作为杨村镇的代表,连续三年参加了瑶山连队八一会餐,滕云山也是一样,他在管城镇干了三年副书记,每次都是他过来参加瑶山连队的八一会餐。

以前,他们只是带点酒或者水果过来,吃完饭喝完酒就走,今年,他是带着电视台的摄影记者过来的。

人嘛,就是这个样子,吃苦受累干活都可以,但是,如果白白的吃苦受累干活,却没有一点点利益,大部分人都是受不了的。

萧正阳相信这一点,所以,他每年的八一节日,就放开了自己所有的禁忌,也放开了自己的酒量,和地方的领导达成了一片。

坦白讲,人都是好人,事都是好事,只是过程有点艰辛。

萧正阳第一年干指导员的时候,过八一节日,就把自己喝趴下了。

不过,喝趴下的结果是,于兴国和滕云山拍着他的肩膀说“萧指导员,我以后就认你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