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5章 荒淫无道葬送元朝开启北元(2/5)

作者:蒋益文
避暑享受之用。他亲手设计了长120多尺的龙舟,经常乘舟在宫苑湖内往来游戏。舟行时龙首、眼、爪、尾一齐摆动,他坐在舟里宛如天神在天宫中巡行。

惠宗还选了十六名宫女,称之为“十六天魔”,身披缨络纱巾,头戴佛冠,赤脚露脐。表演摆臀扭胯的天魔舞,供他与亲信们观赏。为了与天魔舞女厮混,惠宗让人在宫中秘密挖掘地道。歌舞之后,惠宗就与这些天魔舞女在地道里以尽淫兴。惠宗对宠爱的舞女,则不吝啬资财,大肆赏赐。甚至倾尽了府库积粟也在所不惜。而文武百官的俸禄,则仅仅支给茶纸等杂物,弄得朝野上下,一片怨声。

至正十八年五月,红巾军起兵一直打到距京城120里的地方,惠宗这才惊慌失措,朝中乱成一团。幸而,红巾军一部内讧,另一部被镇压。妥欢帖睦尔才保有半壁江山,得以苟延残喘。

另一支起义军在朱元璋领导下趁机崛起,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明朝大将徐达率大军兵临城下,妥欢帖睦尔在深更半夜里,率后妃、太子及大臣们慌忙出逃,奔向上都。八月。徐达大军乘胜追击,攻入上都。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又逃往应昌,1370年5月23日,在应昌病死。至此,元朝帝国葬送在了这个荒于游宴,溺于声色的昏君手中。

元惠宗退至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正蓝旗境之后。元朝继续保持着政权,这个政权史称“北元”。元惠宗妥欢帖睦尔死后,他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在哈拉和林继位,史称元昭宗。他是北元的第二位皇帝。这个政权又苟延残喘维持了29年,合法的元朝皇帝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元惠宗死后的庙号本来叫惠宗。明太祖朱元璋却因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不断地退却,疲于应战,所以又给其加号为元顺帝。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即蒙古高原。这完全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即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残元的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明朝政权边疆隐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残余势力。因此。明朝永乐皇帝对于贵力赤表示了极大的友好,承认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宗主权。

但是,贵力赤也并没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0年被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和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的联军打败。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于高加索,因蒙古西征而进入中国,元朝军队中有一支由他们组成的军团。而卫拉特部是森林蒙古人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时代被称为“林木中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