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长的麻烦也来了。
逼着齐警长早日破案的不仅是小野,还有来自己市长的压力。
齐警长刚回到警察局,手下就告诉他,市政厅来过电话,说市长要见他。
知道又要挨一通狗屁呲,但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市长。
挨了一通骂是肯定的,这也早在预料之中,可回来后的齐警长可就有点犯难了。
一方面,必须对市长和小野要做出个交待,另一方面,自己又不敢大张旗鼓地对军统采取行动,这确实让他感到两难了。
本来,自从银龙那里得到的提醒,说军统已开始秘密地注意他手下的那个警察兄弟后,他就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齐警长手下的警察,并不是普通人,实际现在已是齐警长身边,铁三角里最得力的助手。
他的名字肖长栋,也就是当那天晚上去银龙的屋里,和千代子发生打斗的蒙面人,之前实际就是张一雄旅长的贴身警卫。
张一雄旅长被软禁后,他来锦城送信后就再没回去。一方面是知道张一雄旅长很难从军统手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帮助齐警长的考量。
所谓贴身近卫,齐警长当然能明白肖长栋和张旅长的关系。还在张旅长没撤离锦城之前,除了张旅长,唯一能传达室达命令给齐警长的人就是肖长栋。因此,两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应该说比齐警长信任二狼还要更近一层。
在得知自己受到怀疑和监视后,他拒绝了齐警长要他出去躲躲风头的提议。他说本来二狼上山后,你身边就没人了,我再走,你不成了光杆司令?而且,军统盯我的梢,未必就是坏事,我也借些机会,反跟踪,说不定能摸清他们在城里的落脚点,虽然不一定会马上采取措施,但能摸清他们的底细,总归对我们是有利的。
要说军统找上肖长栋这么个对手,也是他们的不幸。
在张一雄手下做近身待卫时,实际上,他最首要的任务就是防范军统对张旅长构成的包括暗杀、搜集反国民政府的证据等威胁。多年与军统打交道的经验,实际上,他比任何人,包括齐警长和银龙,都更了解军统的手法。
因此,他不但没有离开,还准备用其人之道还制其身,准备利用反跟踪,摸清军统在锦城的底细。
经过几次被跟踪后,他不仅很轻易地摆脱掉跟踪的人,还利用反跟踪手段,成功地摸清了跟踪他的人的情况和经常落脚的地点。
这个落脚点,合法的外衣是一家书店。平时,进进出出的人也比较多,很有利于掩护他们开展地下工作。
在齐警长派别的手下,对书店进行了监视一段时间后,不仅确认,此书店就是一处军统的秘密联络点外,还基本掌握了经常来书店里人的情况。但是,齐警长并他没有对书店采取行动,而是继续进行秘密监视。
之所以没对他们采取行动,实际还是齐警长对他们有顾虑。从这个联络点的规模可以看出,军统在锦城的势力并没有因天宇商行的损失而伤元气,因此,再要对他们动手。就不得不格外小心。如果一旦让他们发觉是齐警长在背后搞的鬼,相信他们肯定会把自己的身份揭开,那样就难免会出现鱼死网破的结局。
当然,知道了军统的锦城的秘密据点后,齐警长手里也总算有了一点筹码,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用来要挟军统,以保证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在肖长栋的建议下,齐警长还故意给军统跟踪的人摆了个迷阵。让肖长栋和瘦猴私下里接触,利用瘦猴刚当上队长,急于在小野面前有所表现的急切心理,骗得瘦猴的信任后,秘密地加入了瘦猴的特别行动队。
而肖长栋秘密特务的特殊身份,也有意地透露给了跟踪自己的军统特务。这样一来,实际上是布置了一道障眼法,不仅表面上对齐警长形成了一道保护墙,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肖长栋说,我可以用特别行动队的身份解释我所做的一切,这样,就能保证你继续完成保护军火的任务。
听了肖长栋视死如归的话,齐警长特别感动,嘱咐他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对军统增加了一分敌意。
现在,知道爆炸很可能是军统所为,用这个理由端掉军统书店这个联络点,齐警长不是没想过。他知道,即使不是军统所为,能端掉这个据点,也足可能以向小野交差了。但是,自天宇商行被端后,军统的行动也很谨慎了,很少有多人同时在书店集中的情况,要想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事,而如果有漏网的,那他们很可能会反咬自己。那样岂不是得不偿失?
可是,不揪出军统的人,又怎样向小野交差?
好在还有一周的时间,现在先拿审讯舞厅的员工做借口拖一拖。如果歪打正着,舞厅里真有军统的内线,那样的话,再端掉书店,即使有漏网的人,也不会再连累到自己身上。无论他是否招供,都完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一个叛徒身上。
而眼下,齐警长却不敢对军统有所动作。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