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四十章 世界级的金融巨头(六)(2/3)

作者:依稀初见
是我们华国其它机构,还是‘添越资本’集团,都是表示欢迎的。”

“聂总说得对。”杨立国沉吟片刻,也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为谋小利,而忘大利,确实殊为不智,华尔街这群家伙,打从心底里,就没安什么好心,确实不值得信任,但我觉得……所有对咱们伸出投资橄榄枝的巨头机构,也不是非要一棍子全部打死。”

郭琨泽心中一动,忍不住问道:“杨总的意思是……咱们可以选择性地接受一些投资?”

杨立国点了点头,说道:“劳切尔先生说的,其实有一些道理,咱们集团发展到如今,资本体量很大,若不把这张利益的大网,铺得更大一些,继续拉进一些有份量的盟友,让咱们集团的根,在全球金融市场,扎得更深一些,恐怕未来的发展,所面对的阻力,会大不少,咱们想要投资的许多领域,恐怕也会凭空多出来无数限制。”

“对冲基金的上市,是拉拢了全球投资者,使我们的投资服务对象,遍及全球。”

“释放一部分集团股份,选择性的拉拢全球一部分金融巨头,可以分化当前的世界金融格局,削弱咱们对手机构的力量。”

“恐怕没那么容易。”郭琨泽说道,“合众连横,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可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迅猛爆发、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这必然会触及到许多国家、资本的根本利益。”

“我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华资机构。”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我们怎么逃避,怎么引入外资机构,怎么把自己看作是一家全球性的资本金融公司。”

“其它国家、资本,在敏感投资领域,对我们的封锁,都不会有丝毫降低。”

“妄图用小部分利益让步,来打开这个空间,很不现实。”

“极有可能,我们让渡了小部分利益,占到便宜的机构,依然会袖手旁观。”

“我觉得,在股权融资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什么可犹豫的,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当下无大额负债,也无资金链紧张的态势,根本无需融资,更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北美市场,不管我们怎么做,整个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资本集团,对于我们的防备,都不会有丝毫放松。”

“可以预见,他们对我们加强监管,是一定的。”

“日本市场、欧洲市场,我们既然已经打开了,而且当前发展得很好,和各个战略合作伙伴,也都合作的很愉快。”

“无论我们对不对外融资,这两块市场,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毕竟,我们能介入的投资行业、相关产业,都已经尽量介入了,不能介入的,并不会因为我们让渡利益,多拉了几个盟友,就变得能介入了。”

“而且……”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咱们一旦选择对外融资。”

“那么,释放的少量内部股份,如何来分配?选择哪些盟友介入,这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咱们不可能释放太多的股份,更不可能让当前与我们建立了资深合作关系的全球盟友机构,都参与进来。”

“而一旦遗落了一家……”

“让一家没有分到这块蛋糕,那就是得罪人。”

“所以,与其如此,我的建议,还不如不分这块蛋糕,拒绝所有的融资机构。”

“其实,咱们集团旗下20支对冲基金的上市,已经是在做向全球资本机构、投资者进行利益绑定,拉拢更多盟友的事情了。”

“这几年,在董事长的操盘下,咱们基金部的业绩表现,全球无数机构、投资者都有目共睹。”

“可以说,对冲基金的业绩成长,比咱们集团的成长,还要迅猛很多。”

“现在,咱们把这一块蛋糕分出去,让全球所有的资本机构、个人投资者,都能自由地参与进来,已经是在最大限度,将集团创造的最大利益,进行全额分配了。”

“根本就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地释放集团内部股份,进行外部融资来达到这个目的。”

当前的‘添越资本’集团内部格局,郭琨泽认为很好,股权集中,没有内斗,整个集团向心力极好,根本不用再优化、改变。

而且……

‘添越资本’集团账上,现在依旧还躺着上千亿现金,哪需要融资?

从未来业务发展看,经过集团自有资金源源不断投入,喂养了几年的市场投资业务部,在投资了近千家企业项目,孵化了三十多家上市企业之后,现如今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项目结算和项目再投入,彻底实现正反馈,正在源源不断地为集团创造利润。

基金交易部,在苏越的直接操盘、领导下,更是发展惊人,基金规模,已经跻身全球资管体系一流梯队。

集团在这块业务上,不计算持有份额,所分到的利润。

就算依靠规模,单纯收取基金管理费,就能给集团每年贡献差不多100亿美元的利润了。

然后投资银行业务部、证券经纪业务部、投资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