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却见林溪枫跟着起身,面向刘宗伯,吟诵一首诗偈道:
“蜉蝣天地间,
定要一心安。
任他风雷变,
立身如泰山。”
吟罢,刘宗伯连连点头,接口道:“好,和宋朝邵雍的《心安吟》有异曲同工之妙,太合我心了。”
他和林溪枫相视大笑,刚才的郁闷之气顿时一扫而空。
李璐、陆竹喧的心情也跟着好转起来。
李璐吃着甘甜爽口的桃子,见室内里屋墙上挂着一把剑和一管洞箫,心想,刘道长出生中医世家,并且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精通医道,却又吟诗、吹箫、弄剑,真是文武兼备,博学多才,恐怕比林溪枫还厉害呢!想到这里,她对刘宗伯的仰慕之情更是无法形容,开口问道:“刘道长在武当山时一定常常练剑吧?”
刘宗伯信步走入内室,从墙上取下剑鞘,拿到外间,抽出剑来,但见好一把青铜利剑,剑柄镂有绿龟图案,后缀一缕金黄色丝绦,剑身雕刻青蛇纹饰,寒光闪闪,耀人二目。
李璐接在手中,看了又看,脸上充满惊叹。林、陆二人接过来看了,也很喜欢。
刘宗伯道:“我将在武当山和终南山练剑的感受编成了一首小诗,说给三位听听,请三位提提意见。”
他神色肃穆,目光深邃悠远,稍微停顿了一下,捻须吟诵起来:
“我有三尺剑,绿龟青蛇寒。
纵横数百里,叱咤十二年。
一剑勾人魂,二剑慑人颜。
三剑聋人耳,四剑剜人眼。
五剑砍人足,六剑卸人腕。
七剑披人肝,八剑沥人胆。
九剑取人心,十剑将人斩。
朝朝皆十剑,剑剑在豪巅。
雪光映烈日,霜气罩寒潭。
高山降狮虎,深水伏鲸鼋。
骑牛凌霄外,御风兜率前。
剑法不易悟,悟者即飞仙。”
李璐听刘宗伯吟诵诗歌论述剑道,起初饶有兴致,后来听到聋耳、剜眼、砍足、卸腕、披肝、沥胆、取心等词,每一剑都让人惊心动魄,不觉心中惊悸。
举目凝视刘宗伯,却看他眸子皎洁如秋月,明亮似清水,没有一丝的肃杀之气。
刘道长见她凝视自己,报以欣然微笑,这眼神将李璐心中照射得春暖花开一般。她想,这样高洁的微笑只能从心中至纯至正的人脸上表现出来,如何能杀人如砍瓜切菜一般?
正在疑惑不解,又听道长说练成此剑可以降虎伏鲸,骑牛御风,心中的敬仰感情又腾腾地升了起来,眼中的老者仿佛就是老君下凡,到世间超度众生来了,她已是浑不知是醒是梦,是幻是真。
陆竹喧也听得似懂非懂,茫然若失。
林溪枫玄理最深,他听后若有所悟地说:“练成此剑,既可以物我两忘,超然天外,随心所欲,无所不能。列子御风、庄周化蝶、诛妖除魔皆是如此,诗词中的十剑所刺之人应该指的是自我了,总的主旨是以剑作喻,修养身心,克制身体的欲念,以达大道。”
刘宗伯拍手称赞,连连点头。李璐和陆竹喧听林溪枫一解释,均有所感悟,这也成了李璐在终南山修道的第一课。
刘宗伯对李璐道:“这把剑我给它起名慧剑,这首小诗名叫《慧剑吟》。你送我《姜子牙垂钓》图,我无以相送,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将我写的一首《慧剑吟》行书中堂送给你。”
孰料李璐道:“刘道长的作品当然是好的,不论什么作品我都会视为珍宝。但是《慧剑吟》通篇都是剑气,我看了心脏紧张,道长还是送我一幅清新婉约的诗词作品吧!”
刘道长歉然笑道:“看来我不懂你们女孩子家的心思呀!你这小娃娃的要求有道理,你想让我给你写些什么?”
李璐道:“就以我们前来拜谒道长为题,随便写一首即可。您的诗将我们写进去,才具有永久珍藏价值呢!”
林、陆二人一听,齐声叫好,撺掇刘宗伯即兴题诗一首。
刘宗伯翕然一笑道:“你们这三个孩子是想考考我呀!”
他挠了挠头,沉思着道:“清新婉约的诗词很少去做,勉强去做,也是做不来的,即席题诗也不是我的所长。这样吧,我模仿唐朝李白的《赠汪伦》七言绝句,为李璐题诗一首。写得不好,你们可不要笑话。”
又向三人道:“你们帮我到里面磨墨、铺纸,让我思考思考。”
林溪枫三人到里面收拾,刘宗伯缓步室内,或昂首,或低眉,背着手整理思绪,构思诗歌内容。
片刻,他已经胸有成竹。
李璐在内室又紧张又激动,李白诗句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句子在脑畔萦绕,不知道刘道长如何形容自己这次的拜见,也会写潭水深千尺吗?自己对刘宗伯道长的尊敬爱戴之情就是那样深呢!
她内心甜甜地看着刘宗伯走到内屋,安排林溪枫拉好纸张,镇上镇纸,蘸上浓墨,挥毫行云流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